逸萱的友師周淑儀三年前從新聞報導獲悉「共創明『Teen』計劃」,認為計劃十分有意義,及後獲百仁基金邀請擔任友師,便由第一屆參加至今的第三屆。她期望通過計劃,「讓學員感受到,社會上有很多人都很關心他們,在他們有需要時,很多人都願意聆聽和幫忙,成長路上有疑惑或需要,他們都可以找幫手,希望他們感受社會的氛圍是充滿愛的,是溫暖的。」

周淑儀已經先後是四個學員的友師,「每個學員都有自己的特質、才華和優秀之處,不應該受經濟因素而限制了他們的發展」,所以希望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多些學員,「期望學員有信心去追尋自己的夢想,不要受環境局限而放棄追夢,最重要是有心,想要達成的目標,是有很多路可以行的」。

周淑儀:盡己力 讓學員感受社會關愛

畢業於美國著名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擁有投資銀行高管經驗的周淑儀除了要照顧自己的兒子,亦正進修碩士課程,雖然忙碌,但她總會安排時間陪伴逸萱參與團體活動,包括體驗錄音、演話劇和參觀展覽等,亦會約食飯和看音樂劇等。她讚賞逸萱懂事、做事認真和為人有禮,「我的角色是輔助她、跟她談談將來的人生規劃,如何落實她想做的事,例如將我認識的範疇、我的經驗跟她分享,希望她未來走得更好」。

除了自己一直擔任友師,周淑儀亦會推介身邊的朋友成為友師,「因為我覺得計劃很有意義,可以將自己的經驗分享,幫到這些中學階段有需要的學員,而同一時間我自己也有得著,從他們的身上知道新一代青年人的想法,而在跟他們互動的過程中,我自己也有反思」。

王秋藝:與學員一同成長 喜見證銳變

芷伶的友師是九十後的王秋藝,任職於中銀香港的她深受公司義工文化影響,亦是連續三年擔任友師,「希望自己的經驗幫到有需要的中學生」,她善用從事銀行業的背景,引導學員規劃善用計劃給予的啟動資金,以及建立正確理財觀等。她認為,青少年正值價值觀塑造期,需要正向引導,友師的鼓勵能有效「點燃他們的自信」。

與學員年齡相差不遠的王秋藝與學員的關係「亦姐亦友」,「擔任友師不僅能幫助學員,也是自我成長的過程,跟學員一同成長」。王秋藝欣喜地觀察到,初認識芷伶時,她較文靜內向,現時逐漸變得活潑外向,不僅主動分享攝影作品,更積極參與各類活動,甚至勇敢上台表演。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