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孫曉旭)金管局去年推出「可持續金融行動計劃」,藉香港作為區內可持續金融中心的地位,貢獻於亞洲以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昨在《匯思》撰文指,在「行動計劃」的落實過程中,看到不少積極的發展趨勢,如亞洲地區可持續債務市場保持較強的增長勢頭,吸引不少歐美投資者更為關注亞洲市場。他又透露,今年以來本港可持續債務市場繼續穩健增長,估計上半年發行總額可達到343億美元,按年升15%,反映市場活力。
余偉文表示,氣候變化挑戰日益嚴峻,緩解與適應需要龐大資金支持。據市場預測,亞洲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每年所需投資達1.1萬億美元,資金缺口高達8,000億美元,凸顯建設成熟可持續金融生態圈的重要性。他特別提到,去年在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總額(包括債券及貸款)達844億美元,按年升61%。其中,在港安排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總額達431億美元,當中私營機構發行人約佔八成。
擬擴代幣化應用 年內完成測試
余偉文又指,科技發展為可持續金融創造新機遇,其中提到代幣化技術有助提升債市效率、降低成本、增加透明度及擴大投資者參與。金管局正積極研究如何將代幣化技術應用於其他可持續金融領域,例如碳信用市場,提升跨境交易效率並推動國際化,目前相關概念驗證正在進行中,有望年內完成測試報告。
「香港綠色周2025」下周一舉行
另外,由金管局統籌的「香港綠色周2025」,將於下周一至五(9月8日至12日)在香港舉行,主題為「共鑄可持續未來」,活動旨在為持份者提供對話與合作的平台,尋找社會經濟發展與氣候行動之間的平衡點。今年將有逾60家本地及國際公私營機構,舉辦超過40項活動,將吸引數百名來自全球和本地的公共政策制訂者、商界領袖及學者匯聚香港,聚焦能源轉型、氣候韌性和氣候科技發展等議題。
金管局助理總裁(外事)許懷志則表示,香港作為亞洲綠色金融樞紐的地位持續鞏固,內地和香港合作推出的綠色金融指引已見成效,帶動內地企業來港發行綠色債券規模較去年同期增長近十倍。他預期,下半年本港可持續債務市場仍將保持良好增長動能,料綠色行業增長勢頭仍持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