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建中 自由黨港島區主席 東區區議員
香港的經濟和市民的生活已在疫後復常,但夜間消費人流仍未回到疫前水平,晚上的娛樂消費活力不足。筆者建議特區政府補貼電影院線,於每周五及周六晚上九點後的電影場次推出夜場戲票,劃一30元,試行半年,以吸引市民重拾夜間消費習慣,更希望藉此帶動零售、餐飲、服務業及交通業的整體復甦,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電影院作為夜間娛樂的核心場所,具有低門檻、大眾化的特點,能有效吸引不同年齡層的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參考過去「全港戲院日」的成功經驗,30元的低票價對市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當日戲院門票減至30元,許多場次迅速售罄,顯示價格優惠能有效刺激消費意慾。於周五及周六的晚間電影場次提供優惠票價,不僅能吸引年輕消費者,還能鼓勵家人和朋友結伴觀影,從而增加夜間人流。
截至2025年7月,香港共有51間常規戲院,提供約260個銀幕和35,000個座位。假設每場次全滿,特區政府補貼每張票約40元(票價差額),每場即補貼約140萬元。考慮到大多數戲院在晚上九點後僅安排一場放映,估算每月支出將低於1,200萬元。這一成本相對可控,且試行期僅為半年,財政壓力有限。
戲票優惠計劃的實施,預計將帶來多方面的正面影響。首先,對市民而言,低票價降低了娛樂成本,讓更多人能負擔得起夜間活動,尤其是年輕人和基層市民。這不僅能提升市民的生活質量,還能促進社交活動,並可重塑市民晚間消費習慣。
更重要的是,計劃對夜經濟的整體消費起到推動作用。觀影前後的消費者可能會選擇在附近餐廳或酒吧消費,或觀看電影前在商場購物、飲食,這些額外消費將直接惠及零售和餐飲業。此外,夜間人流的增加也將帶動交通需求,例如的士、港鐵和巴士的使用,從而為交通行業創造更多收入。長遠來看,若計劃能成功改變市民的夜間活動習慣,夜經濟的復甦將為香港的經濟增長提供持續動力。
此外,計劃的成功還需仰賴宣傳力度。特區政府和戲院應合作推出廣泛的宣傳活動,例如聯同電影公司安排演員到戲院和影迷互動、通過社交媒體結合傳統媒體推廣優惠詳情,吸引更多市民參與。同時,可考慮與餐飲和零售業界合作,推出聯動優惠,例如憑電影票根享受餐廳折扣,進一步增強計劃的吸引力。
試行半年後,可對計劃的效果進行全面檢討,包括上座率、夜間人流、相關行業收入等數據的變化。若效果顯著,可考慮延長計劃或擴大適用範圍,例如將優惠推廣至其他夜間娛樂活動,如夜間表演或夜市。此外,特區政府可探索更多激活夜經濟的措施,例如夜間巴士路線優惠、特色夜市活動等,進一步豐富市民的夜間生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