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特約記者 劉正言)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初宣布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引起震盪,但他隨後推遲關稅生效期,及時制止金融危機爆發,市場樂觀情緒回升為銀行業帶來超出預期的可觀盈利。美國6大銀行第二季獲利390億美元(約3,042億港元),其中核心利潤較去年同期升逾20%。不過經濟學者擔心銀行業今年下半年會面對業務滑落。

經濟學者認為特朗普鐵定從8月起實施對等關稅,美國以至全球經濟將會受到影響,銀行業對經濟趨向極為敏感,所以關稅雖然並非直接針對銀行,但其連鎖反應足以損害美國的銀行和金融機構。金融業分析師指出,銀行業與宏觀經濟環境密切相關,美國大多數企業若因關稅而收緊預算,將會對銀行的獲利能力、貸款增長及其信貸品質產生不利影響。美國對全球加徵進口關稅並非只打擊外地出口商,美國進口商亦身受其害。

美企經營策略趨審慎

在關稅戰威脅下,美國企業的經營策略將趨向更審慎,可能在未來放緩生產、推延擴張計劃和縮小投資,進而減少銀行貸款需求。貸款利息收入佔了商業銀行收入的很大比重,將會影響銀行的整體獲利能力。關稅增加企業進口商品的成本,影響其獲利和償債能力,最終削弱銀行的資產品質。受關稅影響最大的產業是製造業、物流業、零售業、醫療保健業、汽車業和農業,因為它們極度倚賴全球供應鏈。美國商業房地產市場規模龐大(按年增長2.2%),將會受到關稅戰影響,包括面對建築成本上升和供應鏈潛在變化。美國銀行業現已為商業房地產業的信貸增加虧損撥備,但其在下半年面對的壓力將會加大。

美國經濟倘若在今年下半年出現衰退,個人和企業出現償還貸款困難,增加銀行面對貸款違約風險。經濟學者預計到2025年底,美國銀行業的信貸損失撥備金佔淨收入的比例,將從2024年的21.1%和2023年的20.9%,上升至26.5%,遠高於銀行業信貸撥備金在2013年至2019年平均佔淨收入的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