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L女士及M女士回想去年從報名、上課及畢業禮均發現破綻百出,只是當時被衝昏頭腦,以及總抱持僥倖心態,「覺得無咁唔好彩,但就係咁唔好彩。」當中最不尋常是報名及付款過程,全程由關女士統籌及收費,學費也是轉賬予關女士的個人私人戶口,對方當時解釋:「集資後會統一交往內地總部。」L女士及M女士不虞有詐先後透過轉賬形式,分別支付了28萬及30萬港元學費,然而遲遲未收到任何由學院發出的正規發票或收據,她們曾多番向關女士查詢,對方總是左閃右避,聲稱「遲些會補上」。
屋苑會所上堂「騎呢」 同學出奇少
「最大問題是,我們從未見過該所謂的學院實體,也沒有學生證。」她們直斥其後的授課安排簡陋,沒有實體課,形式敷衍,通通安排線上觀看教學影片與閱讀PDF文件為主,全程沒有線上真人授課,部分課程影片聲音含糊,時長短促,與學術領域的博士級課程質量完全不符,而且無任何資料可以考查線上授課老師的背景及師資。
L女士憶述初次被安排上實體小組討論班,竟在一個私人屋苑的會所內進行。除了上課地點「騎呢」,同學也是出奇地少。L女士發現,除了她和M女士外,小組討論成員只有多番推介課程的黃偉新會長,以及另一名自稱為另一商會會長蘇國榮出席。
論文竟由無教授資格者審核
小組討論班也沒有任何導師坐鎮,只有自稱是課程代表的關女士充當「發言人」,安排小組成員輪流發言,過程似十足「吹水會」,教學養分欠奉。如此的小組班合共舉行5次,L及M女士愈上愈感到不對勁:「教學質量完全同想像中差好遠,連功課也不用做,已心知不妙,可惜已全部畀晒錢,惟有硬着頭皮讀下去。」
幾個月後,課程來到尾聲,兩人按關女士要求提交一篇八千至一萬字的論文,正當她們以為論文會呈交內地的教授批閱,後來才發現審核論文的人竟是沒有教授資格的關女士本人。兩人其後收到稱已改好的論文一睇,當場呆了。L女士語帶無奈說:「她(關女士)只是『係噉意』改了一些標點符號,便將論文發還,原來這麼兒戲。」
畢業禮證書兒戲 更索數萬元額外費
畢業論文評核粗疏,最終連畢業禮及證書的安排也是兒戲得令人啼笑皆非。去年5月,L及M女士獲通知前往北京參加為期五日的「科學家論壇及DBA畢業禮」。其間更被要求額外支付數千至數萬元費用,參加論壇、接受「官方電視」訪問等高端場面。實地參與後,才發現大量宣傳純屬包裝,論壇地點雖為北京會議中心,但實際流程混亂,「畢業禮」更安排在一間宴會廳,由工作人員即場分派畢業袍與證書,毫無正統學術儀式可言。
「我們發現這畢業袍非常古怪,樣式與大部分正規大學的博士畢業袍完全不符,顏色、校徽都欠缺標準規格。」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禮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