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自上台後,對美國教育體系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繼哈佛大學等知名大學的撥款遭凍結後,美國最高法院本月較早前裁定,允許特朗普政府對聯邦教育部進行大規模裁員。分析人士指出,這一系列政策將衝擊美國整個教育體系,弱勢學生群體將尤其受影響。

特朗普解僱教育部近1,400名員工的計劃,被視為削弱乃至瓦解教育部的第一步,特朗普在競選及就任後多次強調,教育部是「可有可無的官僚機構」。但美政府稱此次裁員,旨在實現特朗普減少聯邦政府欺詐、浪費與濫用的承諾, 並將教育主導權歸還給各州份。

影響學貸管理 加劇校園歧視

特朗普的做法惹來各方狠批。教育部前聯絡員皮爾斯指出,這一裁決拋棄那些保護學生權利、支持教育工作者並確保學校公平的個人與項目。公共政策研究機構民主前進基金會的行政總裁佩里曼抨擊稱,這對美國公共教育承諾帶來毀滅性打擊,並誓言將尋求所有法律途徑捍衛青少年的受教育權。據悉,教育部裁員還將影響對1.6萬億美元(約12.5萬億港元)聯邦學生貸款的管理,以及對低收入及殘疾青年的援助。前官員吉特爾曼警告,聯邦學生貸款系統本已問題重重,裁員將使借款人更難獲得必要的支持,加劇現存的危害。

除了教育部裁員外,特朗普對教育體系的「改革」還包括凍結「違反聯邦政策」的學校撥款,累計金額已超過120億美元(約942億港元),以及推動將學生貸款管理職能從教育部移交給財政部或小企業管理。分析指出,這些舉措料將衝擊整個教育體系。對中小學而言,美國聯邦補助金或將削減,影響低收入學生和特殊教育需求群體;民權辦公室被裁撤也意味着校園歧視投訴機制弱化;貧困地區幼稚園面臨資金缺口風險,失業人群再培訓渠道也將收縮;聯邦貸款和助學金政策面臨調整,將減少低收入家庭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不同州份群體教育資源差距擴大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教育政策專家威爾遜批評,「這些措施看似是為降低聯邦預算負擔,但實際上可能導致教育資源在不同州份和不同群體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然而有美國保守派智庫卻辯稱,此舉是「重塑美國教育公平與效率的重要一步」。

部分特朗普的支持者認為,教育應主要由州和地方政府負責,反對聯邦政府過多干預。他們亦反對大學推動「多元、公平和包容」(DEI)政策,以及對歷史和種族問題等議題的處理,認為存在「洗腦」和「反美」傾向。美國院校近兩年的支持巴勒斯坦示威,更給特朗普及其盟友藉口,指控部分院校未能有效遏制「反猶太情緒」。此外,美國中部和南部許多選民對聯邦機構不信任,他們支持「教育自由」和「家長選擇權」,特朗普「改革」亦為迎合這部分人的需求,爭取保守派基本盤。

分析指出,教育問題已成為美國兩黨文化戰的前線。《華盛頓郵報》教育政策觀察員莫蘭分析指出,特朗普並非簡單反對大學本身,而是對近年來院校在DEI政策、國際學生和援巴示威等,共和黨和民主黨針鋒相對的議題中表現出的立場感到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