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隨着特朗普政府對美國學術界的多方位打擊,不少歐洲學術機構開始推出措施吸引美國學者。據報已有近300名美國學者申請法國大學的「科學庇護」計劃。
英國《衛報》稱,美國歷史學家桑德伯格3月在一架赴美航班上,憂心忡忡地擔心自己會否在安檢時被攔截,那一刻他知道是時候離開這個國家。報道稱,桑德伯格數月以來目睹特朗普政府削減經費、針對留學生,甚至將某些研究領域乃至關鍵字列為禁區等舉措,「這讓你思考自己作為研究者的身份,以及學術自由的原則。情況真的改變了,美國整個研究和高等教育體系實際上正遭受攻擊。」不久後,他成為近300名申請法國大學「科學庇護」計劃的研究學者之一。
美申請研究經費禁一系列詞彙
該計劃由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發起,是歐洲首批為受美國學術界打壓影響的學者提供庇護的項目,承諾為約20名學者提供3年資助,現已收到數百份申請,申請者來自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美國太空總署(NASA)、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及史丹福大學等機構,桑德伯格早前被列為該計劃39名入圍學者之一。
美國進化生物學家卡羅爾指出,現時在美國申請研究經費方面,有一系列被視為禁用的詞彙,「現在有很多審查,有很多詞我們不能用,我們不被允許使用『多樣性』等詞彙。很多頂尖人才已去了中國,中國正鋪開紅地毯。若有人收到加拿大的邀約,他們也會搬去加拿大。」艾克斯—馬賽大學校長貝爾頓稱,世界正面臨歷史性時刻,「80多年前,當法國處於佔領和壓迫之下時,美國接納流亡的研究學者並向他們伸出援手,使科學得以延續。如今歷史發生可悲的逆轉,一些美國科學家來到法國,尋求思想與研究的自由空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