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智能化讓汽車變得越來越「聰明」,那麼飛行汽車的出現,則讓人切實感受到「未來已來」。在今年的車展上,多家車企競相展示「會飛的汽車」,這些飛行器不僅能上天,還能實現車艙與機艙的靈活組合,有的甚至可像「變形金剛」般摺疊收納至汽車尾部,科幻感十足。
在小鵬展台,一款被命名為「陸地航母」的飛行器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圍觀。工作人員介紹,這款飛行器與地面車輛採用一體化設計,完成飛行任務後可自動摺疊並收入車尾,便於日常移動與停放。「之所以叫『陸地航母』,是因為它如同航母搭載艦載機一樣,不僅能釋放飛行器,還能實現完整回收。」據介紹,該飛行器最高飛行高度可達300米,單次續航約20分鐘,未來將主要應用於低空旅遊、觀光等場景。項目預計將於明年三季度實現量產交付,讓「飛行出行」真正從概念照進現實。
紅旗「天輦1號」陸空無縫切換
老牌自主品牌紅旗也在此次車展上發布了旗下首款飛行器「天輦1號」。該產品採用分體式設計,其座艙既可作為地面車輛的駕駛艙,也能與飛行翼組件對接,切換為空中飛行艙,真正實現陸空一體的無縫轉換。紅旗方面表示,「天輦1號」預計年內完成首次試飛,具備超過200公里的飛行續航能力,最高時速可達150公里。
奇瑞同樣帶來一款採用分體式結構的飛行汽車,可在自動駕駛與傳統地面駕駛之間靈活切換,尤其適合城市短途通勤,有效避開地面交通擁堵。進入飛行模式後,車輛可實現垂直起降,滿足多場景的出行需求。長安汽車則攜手億航智能推出一款搭載8個懸臂、16個旋翼的飛行汽車,最大航程30公里,最高飛行速度可達130公里/小時。值得關注的是,這款飛行器還集成了AI技術,為自主飛行、路徑規劃等未來功能奠定了基礎。
政策利好 中國領跑低空經濟
近年來,中國大力推進低空經濟發展,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低空經濟」納入新質生產力培育範疇,明確提出要推動該領域安全、健康成長。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達9,702.5億元(人民幣,下同),預計2025年將突破1.5萬億元。作為低空經濟中最具潛力的載體之一,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正處於商業化加速階段,在政策利好與技術進步的雙重推動下,中國eVTOL市場正迎來快速增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