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社會進步離不開青年,香港青年聯會主席楊政龍昨日與傳媒茶敘,介紹青聯過去30年在青年工作中建立的良好基礎。他表示,青聯作為一個民間團體、青年組織,希望凝聚社會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參與支持青年發展工作,助力青年向上流,認識國家發展大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目前青聯已團結凝聚到一班有心、有志的青年人,希望未來能更有效幫助香港社會。
楊政龍表示,新一屆特區政府班子上任後十分重視青年發展,青聯亦支持特區政府施政,多年致力幫助青年解決「四業」(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難題,同時在文化宣傳、扶貧、培養團結人才等方面作出努力。
在解決青年「四業」問題上,青聯以往最多資源是投放在支持學生方面,如招牌活動「暑期實習計劃」,當中與北京故宮博物院進行了十多年的合作,學生在學習文物修復、文物保護的過程中,亦能夠拓寬視野,對中華文化和國家認同感更加強烈。
在就業和創業方面,目前青聯與工聯會合作為參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青年提供一系列服務,幫助青年認識及融入當地環境。在置業方面,青聯目前在運營「BeLIVING Youth Hub」青年宿舍,提供較低的租金給入住青年,亦會帶領青年參加各種活動,讓青年參與社區活動,從而增強主人翁意識。
青聯亦一直動用自身的商界資源為青年提供服務。在幫扶基層青年方面,亦是呼應國家脫貧攻堅大政方針,推出「許願樹─基層青年成長計劃網站」,讓各界善心人和慈善團體透過網站了解需要協助的家庭,並為他們伸出援手,實現願望。活動除了物質支援外,也能帶動社會良性互動,期望透過回訪創造更優質的社會資本,由青年人起動,打造關愛共融、團結互助的香港。
在「愛國者治港」的原則下,社會氣氛煥然一新。青聯推出許多全新活動,包括早前響應國家載人航天工程30周年而舉辦「實現夢想·貢獻國家」巡迴展,同時推廣國家於香港地區選拔載荷專家的計劃,提高市民關注度,支持香港在航天技術方面培養研究人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