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各區鼓勵市民自備抗原檢測試劑盒。圖為6日下午,海珠區一家藥店,抗原檢測試劑盒放在顯眼位置,市民前來購買。 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內地要求醫療機構按服務人口兩成上限儲備快測試劑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7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新十條」)進一步縮小核酸檢測的範圍,並提出根據防疫工作需要,可開展抗原檢測,8日就緊跟着發布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提出地級市/區縣要按轄區長者數量及每周抗原檢測頻次,免費為長者發放抗原檢測試劑,居家長者和養老機構長者應當每周開展2次抗原檢測,也可以隨時自主進行抗原檢測。抗原檢測以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為單位進行儲備,每家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按照服務人口總數的15%-20%儲備抗原檢測試劑。

方案還指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衞生健康部門要制定抗原檢測陽性結果報告相關規定,通過開發APP小程式、完善信息系統功能等方式,方便各類人員進行抗原檢測結果報告,要將報告具體途徑通過多種方式向社會公布。香港文匯報記者查詢發現,北京「京抗原」小程式已開始啟用,包括自測上報、團體掃碼上報、健康狀態上報、抗原自測教程等。目前,該小程式已在部分高風險地區應用。

抗原檢測適用於自主檢測人員

在「新十條」發布前數日,北京等地已逐步減少社會面核酸檢測的頻次,並在社區抗疫的實際操作中廣泛使用到抗原檢測,不少居民手中仍有社區分發的抗原試劑。8日發布的方案進一步明確抗原檢測的應用,抗原檢測適用於有自主檢測需求人員;人員密集場所的人員如大型企業、工地、大學等;居家長者和養老機構中的長者。在長者抗原檢測應用上,方案指出,長者均可自主購買抗原試劑,其所在的地級市/區縣,要按照轄區長者數量及每周抗原檢測頻次,免費為長者發放抗原檢測試劑。長者應當每周開展2次抗原檢測,也可以隨時自主進行抗原檢測。

輕症陽性長者可居家服藥治療

長者是重症高風險人群,但方案並沒有要求抗原陽性長者一定要前往醫院治療。針對長者抗原陽性的處置方面,方案規定應由其家人或者養老機構向所在地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報告抗原檢測陽性結果。無症狀或症狀輕微時,居家長者按照居家隔離人員用藥指引,在轄區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簽約服務醫務人員指導下,選擇適宜的藥物進行居家治療。養老機構選擇相對獨立的房間,按照居家隔離人員用藥指引,在內設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指導下,選擇適宜的藥物進行治療。不過,方案要求,無論是居家長者還是養老機構長者,症狀加重時,都應當及時前往三級醫院就診。

抗原試劑價格幾日翻數倍

「新十條」發布後,不少地區民眾已從「排隊核酸」改為搶購抗原試劑。目前,在北京等疫情較嚴重的地區,抗原試劑價格飆升,短短幾日已呈價格翻數倍的趨勢,而且很難買到。不少民眾通過團購,但價格仍較「新十條」發布前有較大增長。在抗原試劑儲備方面,方案強調各地政府,大型企業等人員密集機構,社區及養老機構,要配備、儲備抗原試劑。

優化措施不斷細化

香港文匯報記者留意到,為了推進優化防控措施落地,從上周起,內地媒體加大對防疫調整的報道力度。新華社在星期一發表的一篇時評中,明確提出「抗疫最困難的時期已經走過」,專家和學者近來也紛紛發聲,力挺放鬆防疫政策,防疫專家做病毒科普工作。

政府的優化措施也在不斷細化。本周以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陸續推出包括「新十條」、《關於進一步優化發熱患者就診流程的通知》等在內的六個文件,內容涉及居家隔離、醫療分流、抗原檢測等細項,為優化防控編制更有序細密的規則網絡。

除抗原自測外,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8日亦下發居家治療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