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郭瀚林 北京報道) 2025年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由外交學院主辦的「中國模聯三十年·2025北京國際模擬聯合國大會」15日在釣魚台國賓館開幕。記者從現場獲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60所大、中學校的約700名中外師生將在四天的會期中模擬真實多邊外交實踐,深入研討國際熱點問題,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青春動能。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世界,面對可以更有作為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世界?要怎樣建設這樣一個世界?這是當代青年學子面臨的時代之問、世界之問。」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在開幕致辭時表示,模擬聯合國活動在中國的發展過程,正是中國青年參與外交、融入世界的生動的縮影,很高興地看到中國模擬聯合國活動的水平越來越高,受眾越來越廣,收效越來越好。他寄語當代青年,要將個人的理想抱負融入中華民族偉大潮流;心懷世界大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現青春擔當;共築全球夢想,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中彰顯青春智慧。

外交學院黨委書記、中國前駐瑞士聯邦大使王世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外交部唯一直屬高校,外交學院始終以服務祖國外交事業為宗旨,向祖國培養輸送了大批高素質外交、外事人才。建校70年來,外交學院培養了近600名駐外大使,如今活躍在外交舞台上的知名畢業生,包括中國駐聯合國代表、特命全權大使傅聰,副代表、特命全權大使耿爽等。「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就有外交學院的畢業生。」

王世廷介紹,1995年外交學院起將模擬聯合國活動引入中國,今年的大會將以中國模擬聯合國活動30年為主題,緊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實踐,共設11個委員會,將分別就模擬撤僑事件、世界貿易組織改革、化學品與廢物治理、國際協作、非洲維和、海上安全保障、衝突地區人權保護、聯合國志願者體系改革等,使用中、英、法、西4種聯合國官方語言開展討論。
港生:藉助香港多元文化背景 搭建國際溝通橋樑
香港中文大學四年級學生鄭嘉諾介紹,在這次活動中,他將擔任非洲東部主權國家盧旺達的代表。「盧旺達經歷種族大屠殺後,雖然經濟面臨諸多挑戰,但隨着時間推移,政府近年來投入了大量資源來改善交通、能源和通訊設施,我希望尋找國際社會的支持,有更好的辦法解決問題。」
「通過參加模擬聯合國大會活動,我能深入理解的國際關係及外交談判的複雜性,還能提高演講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鄭嘉諾表示,能夠有機會參與此次活動,感到非常榮幸和期待。「香港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我希望新一代香港青年可以利用好自身的多元文化背景和視野,通過實踐活動,學會如何在國際事務中搭建起有效的溝通,理解不同國家的立場與需求,這對我們未來的職業生涯以及社會參與也是非常有益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