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年美國增長股大行其道,但今年美國受通脹及加息困擾,拖累標指進入熊市區。圖為交易員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工作。 資料圖片
最新強積金基金報價

光大證券國際產品開發及零售研究部

上期提到,在評估基金時,比較總回報比派息率更可取。今期就和大家講解一下投資天平的另一端:風險。投資涉及風險,並不保證有回報,在選擇和比較基金時,認清風險是必要的。風險的來源有很多,既然是基金理財專欄,本文當然集中在投資一般證監會認可基金時,會面對的風險。

一如以往,我們先講解投資者最關心的部分:市場風險(Market Risk)。市場風險一般影響基金價格,可以是源自股價、債價、利率、外匯變動等。市場風險可使用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量度。

標準差是統計學概念,用於量度一組數值與平均值的分散程度。標準差越大,分散越大,投資上,代表價格在量度期間升跌幅度(波幅)較大,風險也較高。

不能忽視市場風險

股票基金的標準差,較債券基金大;增長型股票基金的標準差,又較價值型股票基金大,這一點相信很易理解。市場風險越高,潛在損失也越大,即使投資者當刻沒有現金需要,不需沽出基金,賬面賺蝕也較嚇人。

加上,投資市場有周期,高波幅基金碰上跌市,若想「善價而沽」,可能就要等一等。

不過,聰明的讀者一定會想到,股價大升,波幅也一定上升,所以高波幅不一定是壞事,只是代表風險較高,最重要的還是認清風險。

其他風險因素

市場風險以外,投資者也需要留意其他風險因素。大部分證監會認可基金都提供每日交易,「流動性風險(Liquidity Risk)」相對較低。不過,如早前俄羅斯股市暫停交易,俄羅斯基金的交易也會一併暫停,基金流動性受所持資產影響。

若基金使用衍生工具,投資者需留意衍生工具風險。若基金規模較細,有機會因營運成本高昂而關閉。基金有不同策略,風險因素也不盡相同,所以,還是老生常談:投資者需查閱銷售文件,並選擇合乎自己風險偏好的基金。

平衡回報與風險

只追逐回報而忽略風險,並不明智。基金用多少風險換取回報,即是「經風險調整後的回報」,可用夏普比率(Sharpe Ratio)量度。比率的數學公式是,扣除無風險利率(Risk Free Rate)後的回報除以標準差。假設所有其他因素相同,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夏普比率也是有限制的。比率以指定時間內的回報及標準差計算,跟回報一樣,數據反映的是該段時間內的表現。不同時期,不同資產會佔優,例如過去數年,美國增長股大行其道,但今年美國受通脹及加息困擾,標指進入熊市區,中國則受惠疫情好轉,近期走勢亮麗,夏普比率同樣為0.8的美國和中國基金,前景各異。

執筆之時,我們平台上, 3年夏普比率最高的基金是一隻環球科技基金。環球進入加息周期,科技股前景看淡,可見只選最高夏普比率的基金並不可取,也容易令組合集中在單一板塊。選擇基金時,以夏普比率比較同組別(例如中國股票)基金,較為可取。

上一期,我們提醒各位,單純考慮派息並不足夠,參考過往回報較現實。今期,我們指出單看回報也不夠,還要平衡風險。要評估及了解基金,是需要多方面考量。下一期,我們繼續為大家介紹更多評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