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舉

香港有很多工廠大廈,十多年前已經開始有商人在工廠大廈設立養魚場,放養花尾龍躉供應本港食肆,效果極佳。也有人養殖淡水魚,特別是白鰂魚,12両重左右,可以賣到80元一條。即使是「天價」,但仍然供不應求,光應付熟客就忙不過來,只有少量流出魚類統營處、餐廳做藥膳等。

香港有企業自2013年起於觀塘工廈設立2,000呎養殖場,不久前才進駐科學園,新養殖場佔地2萬呎,採用全自動化系統播種和澆水,發展成為室內魚菜共生種植場,種植場養魚的水恒溫保持攝氏18度至22度,10層種植架中,底層養魚,魚在水中的排泄物充作養分,經過細菌分解,再用紫外線殺菌,並經過多層過濾系統,成為「肥料水」,通過水管供予蔬菜,蔬菜吸收營養後,經淨化的水再回到魚池,形成一個生態循環系統。為了補充蔬菜所需要的礦物質、鈣質和微量元素,他們在水中加入火山石、生化環及蠔殼等。

種植場使用的有機顆粒魚糧產自台灣,他們亦會將品相不好、賣不完的菜撕碎餵魚,魚糧佔飼料6成,菜則佔4成,因減省成本,一年的飼料費只需約5位數字。香港居民信奉道教和佛教,有放生求福的習慣,這種習慣造成了香港海底的環境極大破壞。他們把大量的大閘蟹、沙巴龍躉、東星斑、西星斑、芝麻斑、青斑、火點、紅魚等放養到香港的海域。環團最近到西貢橋咀島潛水視察90分鐘,已發現8條沙巴龍躉,料已遍布全港水域。其食量驚人,攻擊性強,本港水域魚類恐被其大量獵食,威脅海洋生態,環團建議放生一般本地魚類。沙巴龍躉生長快,成年可長達1米,食量驚人,食4公斤魚就長1公斤肉,若將其放生到本港海域,小魚會被其大量獵食,因此,香港的小魚種群大幅度下降。幾年前有泳客在華貴邨石灘疑被花尾龍躉咬傷小腿。

中國山東省也在發展巨大的網箱養魚,成果輝煌。一直以來,三文魚都生產在高緯度的冷水地區,例如加拿大、丹麥、挪威、瑞典、冰島、格陵蘭等地。到了北緯35度左右的地區,因為有幾個月水溫太高,結果就很難養殖三文魚。

山東省經過艱辛的水文調查和放養實踐,在中國的黃海發現有一個海底的山谷,深度超過了60米,變成了冷水谷,面積比山東省的面積還大,經常水溫在攝氏10度到18度之間,形成了冷水團,而且流速很快,保證了海底的海水含氧量,適合三文魚的生長和繁殖。近年來中國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每年都進口外國的三文魚4萬噸。2020年中國三文魚進口量減少至40,600噸,2021年進口量較2020年反彈31.23%,達到53,300噸。三文魚在中國是一個新興的消費市場,其進口數量的增加和三文魚價格暴漲,刺激了中國開始大量養殖三文魚的黃金投資機會。

2018年,山東省建造了「深藍1號」 全潛式智能網箱,投資1.15億元人民幣。這座相當於40個標準游泳池大小、質量超過1,500噸的「巨無霸」,是全世界最大的全潛式智能網箱,它的設計研發突破了總體設計、沉浮控制、鯊魚防護等多項核心技術,是我國在深遠海漁業養殖裝備自主設計研發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具有完全獨立的知識產權。

通過中央立柱及8根氣柱的注水注氣,「深藍1號」獨創了整個網箱的沉浮設計。夏天表層水溫過高時,將網箱下沉至海面25米下的冷水團所處位置;冬季底層水溫較低時,就將其上升至溫暖區域。總之,無論冬夏都可以保證三文魚在適宜的水文環境中生長。

利用「深藍1號」在黃海冷水團養殖的三文魚,與國外主產區相比,成魚快、品質優、病害少、人工與物流成本低。水溫適宜的前提下,預計每年可收穫30萬條成品三文魚,產量超過1,500噸,年產值超過1億元。「深藍1號」的網箱內,15餘萬條三文魚,平均重量達到了2公斤到4公斤,並於2019年供應給山東的居民的餐桌上。

到了2019年,山東省又再興建「深藍2號」,規模較「深藍1號」擴大3倍,作為深遠海大型智能養殖平台,「深藍2號」是實現深遠海智能化、規模化養殖三文魚的國之重器,其設計養殖水體達15萬立方米,設計養殖量100萬尾三文魚,能夠實現智能投餵、活魚分批起捕、自動化網衣清洗、生物量監測等功能。

相較「深藍1號」、「深藍2號」在智能化方面的表現將更加優異。此次開建的「生物量監測系統」是智能網箱的核心系統,是服務魚群、保障「魚類福利」的高端智能系統,能夠實現實時在線監測魚群的生物量狀態,保障魚群數量和質量的「雙豐收」。黃海未來10年之內將會再興建12台「深藍2號」,到了2031年,每年生產三文魚1,500萬條,每條的重量為4公斤到10公斤,即達到1億公噸。這樣,中國人民就可以享受到美味的三文魚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