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航拍機終於「有王管」。規管小型無人機(俗稱航拍機)的《民航條例》(第448章)下訂立附屬法例《小型無人機令》將於下月1日生效。在新規例下,操作250克以上的無人機和遙控駕駛員均須註冊。新例下,限制飛行區覆蓋維港兩岸,以及中聯辦、國安公署辦公大樓、解放軍駐港部隊軍營及特區政府總部等。
網上平台已開放註冊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昨日在網誌中表示,在新規例下,除重量250克以下小型無人機,操作250克以上的無人機和有關遙控駕駛員均須在新推出的網上平台註冊。局方已於今年初推出「SUA一站通」電子平台體驗版,供業內人士登記及註冊,至今已有逾1,500人登記。民航處亦已於上周二正式推出該平台,市民可在該網站註冊成為遙控駕駛員,及為小型無人機註冊,及透過平台的無人機飛行圖閱覽最新的限制飛行區等資訊。
至於重量在7公斤以上但不超過25公斤小型無人機操作,涉及較高風險的「進階操作」,要取得民航處事先許可。陳帆表示,在新制度下,符合規定的營運商可獲較長時間的許可,毋須再經逐次審批,以便利業界使用無人機測量和拍攝。
他提醒,申請「進階操作」許可的營運商須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政府會繼續與保險業界商討。去年底,民航處已推出小型無人機「進階訓練機構計劃」,截至上月底至培訓超過360名學員。民航處已就新規例的規定,包括不同類別的「進階操作」等制訂安全通告,提供詳盡的技術和操作指引,例如透過多場會面和簡介會,向各持份者和業界講解法定要求。
根據「SUA一站通」飛行圖顯示,限飛區包括維港兩岸,中聯辦、中央駐港國安公署辦公大樓、解放軍駐港部隊軍營,以及特區政府總部建築群、立法會大樓、警察總部及部分警署、西鐵站等。由於過往監管不嚴,香港此前發生多宗航拍機墜機傷人和偷拍疑案。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有人在旺角鬧市準備放飛航拍機,被一名外籍警官發現,扣留航拍機及帶走一名男子。
連年發生偷拍砸傷途人事件
2020年6月,一名姓陳女子(25歲)行經港鐵香港大學站B2出口對開時,被一部失控的航拍機擊中面部,眼角位置鮮血直冒,由於傷口太深需要縫5針。警方調查後,在西區山道以涉嫌「操作航空器而危害任何人或財產安全」拘捕一名姓梁男子(33歲),懷疑他在住所窗戶放飛航拍機,其間機身不慎撞到窗框,導致失控擊中途人。
今年4月13日,天文台一架航拍機懷疑因機件故障墜落登打士街街頭起火焚燒,事件中無人受傷。天文台當時表示,操作航拍機的人員須完成相關訓練及通過考核。
2018年1月,立法會議員容海恩住所露台曾被航拍機「入侵」。容母在寓所露台發現一隻「着晒燈」航拍機,其後帶同航拍機到灣仔警署報案。容海恩當時批評現行法例對監管航拍機有漏洞,應該需要令用家知道使用航拍機的責任,而個人私隱專員公署所發出的指引亦過時,希望政府盡快檢討有關法例。
去年5月,一名港女在北角一間酒店海景房浸浴欣賞維港景色時,驚見窗外有航拍機正在「偷拍」。當航拍機第二次飛到窗外時,她用手機拍下航拍機,其後通知酒店報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