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至今年4月出口增速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以人民幣計,內地4月出口同比增長1.9%。圖為大批出口商品車在山東港口煙台港等待裝船。 新華社

疫情多發 海外產能恢復 專家:穩外貿政策續落地有望緩和壓力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受海外生產逐漸恢復、國內疫情導致生產及物流不暢等因素影響,4月中國出口增速明顯放緩。海關總署9日最新數據顯示,以人民幣計,4月出口同比增長1.9%,較3月回落11個百分點,進口同比下降2%,降幅擴大0.3個百分點,凸顯外貿下行壓力。專家表示,當前出口面臨多重壓力,後續隨着穩外貿政策不斷落地、疫情衝擊逐步消退,出口下行壓力有望緩和。

今年1-4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12.5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9%。其中,出口6.97萬億元,增長10.3%;進口5.61萬億元,增長5%。海關總署數據還顯示,以美元計,4月出口同比增長3.9%,增速低於3月10.8個百分點;進口由3月的同比下降0.1%轉為同比持平;當月實現貿易順差511.2億美元,較3月增加37.4億美元。

前四月東盟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4月出口回落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出口承擔海外需求收縮和供給受挫的雙重壓力。」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常冉指出,美聯儲、英國央行等部分海外經濟體已步入貨幣緊縮進程,尤其美聯儲採取相對激進的加息舉措並同步開啟縮表,海外流動性收緊帶來外需縮水。與此同時,國內疫情多發,產業鏈和供應鏈因疫情受到較大阻礙。此外,東南亞已由修復期過渡至生產擴張期,對中國的出口供給形成一定程度的替代。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4月中國對各主要經濟體的出口增速均不同程度走弱,其中對美歐出口表現仍好於總體,同比增長9.4%、7.9%;對東盟出口放緩2.8個百分點至7.6%。1-4月,東盟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其次為歐盟和美國。

分出口商品看,由於東南亞等地生產恢復、訂單回流,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速明顯放緩,4月紡織品出口同比增速下降21.4個百分點至0.9%,服裝增速下降8.6個百分點至1.9%,不過,箱包、鞋靴等產品出口增速仍維持在30%左右高位。

機電及高新產品出口增速近2年首降

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速出現近2年以來首次同比下降,同比分別小幅下降0.1%、5.0%,增速均回落超過10個百分點,其中手機出口由3月同比增長14.1%轉為下降7.3%,分析認為或與疫情下供應鏈不暢有關。

此外,進口方面,在全球通脹及俄烏衝突影響下,能源、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高居不下,相關進口產品量減價增。與此同時,半導體、液晶顯示屏等產品,4月進口降幅繼續擴大,同比下降5.9%、27.2%。分析指,或許意味着疫後兩年來由「宅經濟」推動的相關產業鏈外需開始趨弱。

「內地疫情對進出口的影響在4月開始加重,並且中國出口正面臨海外發達經濟體需求減弱、出口市場份額受衝擊、接單旺季受阻三重壓力。」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分析指出,隨着海外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緊縮,外需正逐步減弱,4月歐美製造業PMI均較3月繼續回落;與此同時,東南亞國家製造業PMI回升,韓國、越南出口持續高增,這些經濟體生產能力逐步恢復,正在擠佔中國出口市場份額。同時,近期內地此輪疫情爆發的時間點恰是出口貿易行業的接單、生產旺季,此時企業的停產停工或將為全年的出口貿易埋下「隱患」。

鍾正生預計,近期針對外貿企業的支持政策不斷出台,隨着疫情的階段性衝擊逐步消退,在人民幣匯率貶值及政策支持下,出口下行壓力有望緩和。

前四月有進出口實績外企增4.7%

中泰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陳興指出,內地疫情近期有所好轉,若二季度迎來收尾,短期出口仍可能出現小幅回升,但中長期看,由於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中國出口份額年內恐難再增長,而海外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持續收緊,全年出口增速仍存在一定壓力。

展望總體外貿形勢,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在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的形勢下,前4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仍然保持了增長,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同比增加4.7%。「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的特點,中國實現全年外貿保穩提質目標仍然有較好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