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期間,中共廣東省委、中共粵北省委機關遷址韶關。 作者供圖

木 木

任何事件,都是由人物承載的。韶關這片熱土上發生的事件可歌可泣,我固然留下深刻印象,而對事件中一些人物命運的思考,更是欲罷不能,感懷不已。

在通常的革命敘事中,有三類人物的表現為人熟知:領袖的英明指揮,戰士的浴血苦戰,群眾的支持和犧牲。從反面看,則有敵人的兇殘,叛徒的奸惡,以及未覺悟者的麻木。這些人物形象,在韶關紅色記憶中都不勝枚舉。然而,此次韶關之行,所得不止於此。另有兩個人物,始終在我腦子裏揮之不去,似乎從他們的生命軌跡中,更能感受到天下大勢,浩浩蕩蕩,世事難測,造化弄人。

一個是陳毅,他的堅韌、樂觀和才情因為融入宏大的事業而得到昇華;另一個是龔楚,他因精明權變、信仰缺失而走出的人生之路,充滿了荒誕。

陳毅1901年出生於四川樂至,自幼天資聰慧,寫得一手好文章。大革命風起雲湧,陳毅投筆從戎,22歲加入中國共產黨,26歲參加南昌起義。後來,因負傷未能跟隨紅軍主力長征,留在蘇區繼續開展游擊戰爭。他拄着柺杖、拖着傷腿奔走於各游擊區,經歷了革命生涯中最艱苦最困難的階段。對此,他在1936年夏天寫作的《贛南游擊詞》中有生動描述:

天將曉,隊員醒來早。

露侵衣被夏猶寒,樹間唧唧鳴知了。

滿身沾野草。

天將午,飢腸響如鼓。

糧食封鎖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數。

野菜和水煮。

日落西,集會議兵機。

交通晨出無消息,屈指歸來已誤期。

立即就遷居。

嘆缺糧,三月肉不嘗。

夏吃楊梅冬剝筍,獵取野豬遍山忙。

捉蛇二更長。

滿山抄,草木變枯焦。

敵人屠殺空前古,人民反抗氣更高。

再請把兵交。

1936年冬天,陳毅在梅嶺被圍,敵人以5個營的兵力日夜搜索。他傷病纏身,埋伏莽草叢中20餘日,好幾次搜索者的腳步近在眼前,「慮不得脫,得詩三首留衣底」。這便是被稱作絕筆詩的《梅嶺三章》,表達了一個共產黨人臨危不懼的豪邁胸懷、笑對生死的高尚情操和堅信革命必然成功的信念。項英、陳毅領導的南方游擊隊之所以能夠存在,而且沒有變成歷史上任何形式的流寇和山大王,也可以從《贛南游擊詞》中找到答案: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

他是重生親父母,我是鬥爭好兒郎。

革命強中強。

勤學習,落伍實堪悲。

此日準備好身手,他年戰場獲錦歸。

前進心不灰。

莫怨嗟,穩腳度年華。

賊子引狼輸禹鼎,大軍抗日渡金沙。

鐵樹要開花。

大敵當前,蚊叮蟲咬,生死懸於一線,心中卻想着人民,想着學習,想着大軍渡金沙。有了這樣的情懷和精神,眼前的苦難不過化作詩家的養料,為輝煌的人生之旅打下豐富底色。陳毅一生都在寫詩,他用詩詞對共產黨人的革命鬥爭作了形象記錄和熱情謳歌,完美融合了革命鬥爭的艱苦性與英雄兒女的浪漫情懷。戎馬倥傯,倚馬可待,何其瀟灑豪邁。

龔楚,韶關本地人,與陳毅同齡,也是大革命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南昌起義,紅軍長征後亦留守南方打游擊。從履歷看,早期龔楚的地位比陳毅高。他參與創建紅四軍,開闢中央蘇區,並稱「朱毛龔」;領導百色起義,創建紅七軍,與張雲逸、鄧小平齊名;留守南方,作為中央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項英的副手,出任參謀長。同樣留守的陳毅任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並無兵權。

1935年初,國民黨軍隊加緊對留守紅軍進行「清剿」,局勢日益嚴重。龔楚感到前途渺茫,對紅色革命失去信心,叛變投敵。抗戰期間任第七戰區第一縱隊抗日游擊司令,駐防粵北地區,曾與日軍激戰,保衛了家鄉韶關。戰後轉地方任職,當過徐州市長、仁化縣長以及廣州行轅少將高參、廣東行政督察專員等地方保安職務。1949年11月,深感國民黨大勢已去,率部向解放軍投誠。當年12月,受命前往海南策反國民黨守將、韶關老鄉薛岳,途經香港時滯留,決定脫離政治漩渦,改名龔松庵,隱居香港。

龔楚至死不承認自己兩次改變政治立場是投降,也不承認留居香港是叛逃,只認為是道路選擇不同。1980年代後期,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於不再追訴國民黨軍政人員在建國前犯罪行為的公告後,龔楚萌發了回鄉的念頭。經反覆溝通,統戰部門最後批覆:對龔楚回鄉定居依人民內部問題處理,按原國民黨中級軍政人員接待來往。1990年9月中旬的一個晚上,龔楚與夫人乘火車從深圳回到韶關老家,直到1995年在家中去世。

龔楚返鄉定居時,與他同期參加革命的故人只剩下鄧小平了。他給鄧小平寫了一封正式書信,陳述自己葉落歸根的願望,還拍發了電報,第一時間報告自己返鄉的消息。鄧小平從北京打來了電話,據說幾近失明的龔楚聽到昔日老戰友的問候,雙手握着聽筒,老淚縱橫……

大浪淘沙,韶關的紅色故事還繼續着,一個個紅色人物陸續登場。抗日戰爭期間,中共廣東省委、中共粵北省委機關遷址韶關。數年之中,創建大量敵後抗日武裝和根據地,開闢華南敵後抗日戰場,廣東成為國統區中共黨員人數最多的省份,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一路走來,多少驚心動魄,多少鋼筋鐵骨,歷歷載入史冊。

南國春早,從3月的梅嶺關上望出去,火辣辣的映山紅已然漫山遍野了。歲月不居,山河永在!

莽莽蒼蒼湘贛邊 一方熱土喚韶關

猶聞北伐烽煙起 又見長征鐵馬還

五嶺青峰培氣節 三江白浪洗塵寰

由來多少男兒血 化作漫山紅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