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2022年4月5日,人稱「獨臂刀王」的王羽告別塵寰;有此稱號,皆因《獨臂刀1967》、《獨臂刀王1969》是其代表作。
單看片名,大家應想像得到主角是一名只有一條手臂的刀手。絕大部分人都是用右手;假若某刀手意外地斷了右臂,其刀手生涯或許已畫上句號。可不是嗎?以相對沒那麼靈活的左手耍刀,除需很長的時間去適應外,在發揮或肢體平衡上也難言理想。該片的編劇還安插了主角用一把斷了一截的刀(實際有助肢體平衡)的情節,看似刻意降低其對敵時的戰鬥力。
兩套《獨臂刀》的劇情都是沿着這樣的一個「獨臂刀手」的遭遇而發展。曾看過金庸最熱門的幾套武俠小說的人,相信馬上會聯想到《獨臂刀1967》的主要人物以及故事主線的設定靈感——受辱、斷臂、重生,基本上來自《神鵰俠侶1959》:
這邊廂:方剛是大俠齊如風的家僕方誠的兒子,方誠為救主而犧牲,如風收方剛為徒,並把他撫養成人。如風的女兒齊佩生性刁蠻,經常聯同兩個富家子師兄一起欺侮方剛。方剛不甘受辱,憤而出走,被齊佩和師兄攔截;在糾纏下方剛被齊佩砍掉右臂,及後幸得善良孤女小蠻所救。方剛在小蠻的協助下練成無敵刀法,並在師門危機時刻仗義出手,挽救了整個師門,讓當年害慘他的師妹羞愧得無地自容。在使命完成後,方剛決意不留下來,並選擇與小蠻退隱江湖。
那邊廂:郭靖一家對楊過恩重如山。楊過屢被武家兄弟欺侮;最後還被郭靖任性的女兒郭芙,其師妹砍斷右臂。他負傷出走,在神鵰的協助下練成了一身獨孤求敗的絕學,成為神鵰大俠。在襄陽城危機之際,楊過並沒記恨,且挺身而出,救萬民於水火。完事後,楊過與小龍女歸隱,過着神仙眷侶的生活。
按時間順序,誰「參考」誰似有定案。話說《獨臂刀》的編劇是該片的導演張徹和當年炙手可熱的多產編劇倪匡。如所周知,倪匡是金庸的摯友;有傳當年金庸因事務繁忙偶爾會邀請倪匡在其武俠小說專欄中代筆。以他倆之「特殊」關係,且張徹與金庸也交情匪淺,金庸應不會介意讓他們把《神鵰俠侶》中的橋段「搬進」了《獨臂刀》裏去。然而「抄襲」的矛頭一直以來都指向倪匡,認為他正是始作俑者。多年後倪匡公開表示,《獨臂刀1967》一片只有「五個字」是屬於他的——當年他把《獨臂刀》劇本第一稿交予邵氏,張徹把劇本修改得體無完膚,只是保留了片名《獨臂刀》和他的筆名「倪匡」。說公道點,倪匡再不應負上「抄襲」這個「罪名」,而「獨臂刀」的「原型」源自《神鵰俠侶》也是有目共睹的。
激發張徹在構思《獨臂刀》劇情時的靈感也許還有那一時期在香港上映,由勝新太郎主演的日本武士電影——盲俠的「座頭市」系列,該系列主張「殘缺暴力」,深受港日觀眾歡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