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溟 經濟學博士、華興證券(香港)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

近期,A股市場連續多個交易日成交額過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更曾創下單日1.7萬億元的年內新高。伴隨着市場交投活躍和情緒升溫,量化交易(編按:指利用統計學和數學的方法,並使用電腦技術進行交易的投資方式)在A股市場中的佔比和影響引發熱議。

有觀點認為,連續超萬億成交量與量化交易密切相關。近年來,量化投資在A股市場發展迅速,量化私募基金管理資產總規模已突破萬億元關口,百億元量級的量化私募已超過20家,部分量化私募規模更是突破500億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量化私募約有84%的產品盈利,跑贏了公募基金產品盈利面的59%,且其收益率普遍分布在10%-20%和20%-30%的區間,表現不俗。不過,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期指出,量化交易和高頻交易在增強市場流動性、提升定價效率的同時,容易引發交易趨同、波動加劇、有違市場公平等問題。可以說,面對入市資金結構的變化和新型交易工具的發展,監管者和投資者開始認真思考如何幫助量化交易穩健發展,以及如何管理量化交易策略趨同、追漲殺跌放大波動性、在市場逆轉情況下導致閃崩等潛在風險。

不應忽略相關積極作用

在筆者看來,A股市場成交額連續破萬億背後的主要原因,包括IPO和再融資帶動股市持續擴容、市場情緒改善拉升市場增值、長期資金和增量資金入場、機構投資者比例不斷提升,且伴隨着A股市場自由流通市值的逐年提升,交投、換手率和交易活躍度均有所提高。因此,既不應忽視對量化交易的監管,也不應刻意誇大量化交易對市場交投和波動的影響,忽略了量化投資發現價格、糾正市場定價偏差、提升市場有效性、減少交易摩擦等積極作用,甚至刻意無視境內對量化的監管相比境外市場更為嚴格、交易所對日內回轉交易的限制和量化基金管理規模擴大帶來量化交易換手率明顯下降等客觀事實。

筆者認為,量化私募今年以來業績整體領先,主要是因為在經濟復甦和結構性改革的雙主線下,上市公司盈利增長逐步走穩,境外資金加大對A股市場的配置,成長策略的有效性較高。同時政策消息頻出,市場更多地呈現情緒驅動、信息導向的特徵,震盪波動、板塊輪動均較為頻繁,為量化私募提供了較好的市場環境。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和對科技創新的鼓勵疊加充裕的流動性,更是進一步支持了成長因子和中小市值因子的較好表現,降低了中高頻量化交易的衝擊成本。

成交額佔比約一成至兩成

筆者估測,目前量化基金交易約佔A股成交額的一成至兩成,應遠低於部分媒體此前估計的50%,與美國市場上量化策略成交佔比的40%和廣義量化投資佔比的約80%相比更是差距較大。且量化基金交易除了部分量化私募在應用的高頻交易外,還包括了中低頻因子策略、涉及應用金融衍生品的量化套利策略,以及公募基金綜合基本面因素、投資者因素、投資頻率等諸多因素制定的量化投資策略。因此,不宜高估量化私募尤其是高頻交易的佔比、收益率和影響力,低估T+0交易制度和做空機制的缺失、融券難且成本高等因素給量化交易帶來的困難。

在關注量化交易的市場影響和監管風險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市場的潛在調整有充分認識。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多天破萬億,標誌着A股市場交易額已初步邁上新台階,達到新均衡,進入新常態。不過在筆者看來,目前A股市場主要寬基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概念指數和個股的漲跌幅表現、均值和中位數的差距等方面的離散度指標,均顯示出當前市場活躍度提高的背後是市場分化程度的加劇,全面牛市行情的普漲、輪漲、分化收斂等特徵尚未出現。考慮到經濟復甦前高後低的形態以及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外圍市場的溢出效應,短期更多地應當提高風險意識和增加風險管理,單邊上漲、持續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區間震盪的概率更高,未來在長假前後、北上資金交易日減少、業績期帶來資金調倉和轉換賽道以及其他主要經濟體政策變化導致全球資金流向發生變化時,兩市交易額有可能還會出現較為清淡的情況,市場情緒和換手率也可能逐步向均值回歸。

與主觀交易趨向融合

長期來看,筆者預計,中國金融市場有效性的不斷提高、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逐步建設、機構投資者佔比的持續抬升、投資者與監管機構的加強溝通、量化交易與主觀交易的融合趨勢、投資者認知度的提升、投資策略的疊代升級以及人工智能發展等技術助力,都決定了未來A股市場的量化交易業務和量化增強類產品 ── 特別是量化的主動投資產品和基本面量化產品、跟蹤指數的量化投資產品和工具化投資產品 ── 有着廣闊的發展空間。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