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平

「時代精神耀香江」之仰望星空話天宮——中國空間站系統建設座談會在9月3日舉行,3名國家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在天宮空間站與香港青少年實時交流。香港學生通過視頻方式向航天員和北京專家提問,讚歎當下祖國有了先進的空間站,關心國家將如何發展空間站。3位航天員不僅為現場觀眾遠程「導遊」探秘了空間站核心艙,還妙趣橫生地解答問題、身體力行示範,上演一場精彩交流。航天離不開創科,創科的未來就在青少年,目前正是香港廣大青少年成長成材的好時代,香港青少年應珍惜及不負美好時代,融入國家發展成就自我。

這次「天地對話」讓香港市民和青少年加強「一國兩制」的「一國」認同感。香港正在經歷一場重大的社會變革。早前的航天「天團」和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以及這次天地通話,讓更多香港市民和青少年更加充分和深刻認識到國家處在全面發展的關鍵時刻,中國已經從昔日的落後、貧窮,大步邁向科技強國和經濟強國序列,發展進程勢不可擋,內地對香港更是充滿了發展機會,只有堅持「一國」原則才能充分發揮「兩制」之利,讓香港創新科技能力發展得更好。

以國家為榮 以身為中國人為傲

香港市民和青少年藉着此次機會深入認識國家科技的進步和航天實力。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關鍵要看科技能力,尤其是航天實力。如今,在中央政府的精心布局和不懈努力下,中國科技基礎日漸夯實,航天實力已經邁入航天強國序列,與美俄兩國同在航天強國第一梯隊,美國在航天領域能做到的,如GPS、國際空間站、飛船、月球探測、火星探測等,中國都可以做到。「嫦娥」實現了奔月,「北斗」實現了全球導航,「天宮」實現寰宇天際,「天問」登陸了火星,這一系列的重大成就,彰顯國家科技實力和航天能力大幅提升。香港市民和青少年多了解國家真實的科技現狀,能夠以國家發展為榮,以身為中國人為傲。

這次「天地對話」更讓香港市民和青少年樹立以航天報國的夢想。在問答中,香港青少年關注到,如何才能融入國家航天事業,如何能成為一名航天員。對此,北京現場的航天專家和空間站上的3位航天員都悉心回答。載人航天是一個複雜龐大系統工程,建立長期可照料的空間站不容易,需要國家具備強大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持之以恒堅定的決心才能最終實現。同樣,培養一名航天員也不容易,除了要具備強大健康的身心體魄外,更要具備充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一系列問答為香港青少年提供了積極思考和足夠的想像空間。就連3名航天員在通話最後,也期待將來有來自香港的航天員早日進入國家空間站,這既是國家航天人的殷切期待,也是國家期待香港融入國家科技發展規劃的使命召喚。

香港夢是中國夢的一部分

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了香港發展創科中心的新職能,其中就包括在航天領域的廣泛合作,儘管香港個別大學已經與中國航天工程團隊有了初步合作,但這個合作空間還可以更大更廣。這也充分說明只有國家的航天科技強大了,香港青少年的航天夢才能成為現實。香港夢是中國夢的一部分,香港青少年的航天夢是中國航天夢的一部分,兩者緊密不可分。

這次活動是中央政府送給香港同胞,特別是青少年一份跨越天地的特殊禮物,也充分體現中央政府對香港及香港青少年的無限關愛。相信香港市民已經深刻、生動感受並加倍珍惜中央政府這份關心與厚愛,堅定與祖國同心同行,並期望藉這次活動,能大力宏揚航天精神,並讓香港青少年得到啟迪,樹立遠大理想。航天離不開創科,創科的未來就在青少年,目前正是香港廣大青少年成長成材的好時代,香港青少年應珍惜及不負美好時代,融入國家發展機遇和挑戰之中,成就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