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元石 港區江蘇省政協委員 江蘇香港南通同鄉會常務副會長
在香港的人口構成中,來自內地的移民及移民後代佔了絕大多數。縱觀香港的發展史,很大程度也是一部內地移民史。
香港同鄉社團眾多,最初只限於同鄉之間的「互幫互助」,發展至今,不僅已成為聯絡鄉情、服務鄉親的重要載體,還是愛國愛港的中堅力量,促進香港與內地交流的重要平台。其作用有目共睹,成績受到各方肯定。在今年即將舉行的選委會選舉中,特別增設同鄉社團界別,這是對所有同鄉社團的肯定,也意味着同鄉社團需要肩負起更重要的責任和使命,要為香港整體的安定、繁榮、發展以及「一國兩制」的正確執行保駕護航、出力獻計。
為了更好地履行職責,同鄉社團要高舉愛國愛港旗幟,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始終堅守愛國愛港立場是同鄉社團生存和發展的根基,進一步使同鄉社團成為愛國愛港中堅力量,為落實「愛國者治港」打好基礎;要進一步建立發聲平台,讓正義、正確的聲音佔據主流。
長期以來,各同鄉社團扎根基層,不僅服務鄉親,也服務香港市民和社區。它們既要着眼於鄉情鄉誼,將原有的工作做好,更要着眼於香港整體利益和全體市民的利益,跳出社團小圈子,發揮扎根基層、廣泛聯繫社會各界的特點,向特區政府建言獻策,推動政府施政,幫助社會凝聚共識,促進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同時也要積極參政議政,利用立法會、區議會、選委會以及其他機構組織的平台,表達社會各界求穩定、求發展的呼聲。
同鄉社團一頭聯繫着香港、一頭聯繫着內地,這種獨特的優勢可以為促進兩地交流和人心回歸發揮更有效的作用。要創新兩地交流形式,在國情團、返鄉活動等常規形式的基礎上,思考更貼近普通市民的交流方式,特別是面向青少年群體的活動,更要創新形式,增強實效;要提升支援港人回內地發展的能力,協助港人在內地的學業、就業和創業,用好內地資源開展香港人心回歸工作。要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優勢,為內地發展、特別是國家軟實力的提高,提供協助和服務。
隨着同鄉社團正式進入香港特區管治架構,各同鄉社團必須與時俱進,調整策略,以更大的熱情、更大的擔當,肩負起自己的責任,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為香港的更美好明天作出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