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某議員高調反對政府協助「外國勢力」強行在香港舉辦「同樂運動會」,報上有言論批評他「錯誤地」將「同性戀」等同「人獸交」云云。

筆者既是專業的中英雙語翻譯人員,當然能夠一眼便看出兩家誤會的問題所在。某議員受過英式《普通法》的訓練,講的自必然是《普通法》的「Sodomy」了。此詞源於《舊約全書·創世紀》所講的罪惡之城「所多瑪」(Sodom),「Sodomy」就是「所多瑪之罪惡」,香港舊譯「粗獷性行為」,今多改譯為「非自然法性行為」。

「Sodomy」一詞多義,既包含「男男性交」,也有「人獸交」等等涉人的「非自然」性交。從中得見西方基督文化認為「男男性交」的過失,與人獸交同論。某議員在講「Sodomy」,其他人在講「Homosexuality」,難免牛頭不對馬嘴,只是觀點與角度有差異而已。

中國傳統對「同性性交」另有說法,稱「兩男肛交」為「雞姦」。「女女性交」則無特定說法,倒是將皇宮中兩個宮女模仿正常夫妻關係稱為「對食」,而太監和宮女這樣一起生活也叫「對食」,用意是兩種方式都不能真正做夫妻,只是「一起吃飯」、一起生活有個伴兒。兩種「對食」都是中國舊日君主制度之下不人道的壞風俗,好在太監已經成為歷史。

兩男模仿男女的親暱行為,中國舊日雅稱為「男風」,但是讀書人一看便明。《大清律例》規定雞姦男童可判死刑,不過沒有嚴格執行,可以說中國舊社會對於「男男性交」的態度是比西方基督教文化寬容得多。

名導演徐克先生改編「我的朋友查良鏞」的名著《笑傲江湖》,還請了大美人林青霞飾演「東方不敗」,這事讓「小查詩人」(筆者對查大俠金庸先生的暱稱)很生氣,還批評徐導演「不懂得同性戀」。小查詩人從眾從俗,也用了「同性戀」這個名詞,以他老人家博覽群書,當然清楚「男風」多指有權勢的男人除了女眷之外還另納男寵,通常都是找些年輕而有女性美的男童(或少男),這些俊美男寵稱為「孌童」。像西方那種「Homosexual」聲稱遇上了美女也不能動心、沒有衝動,其實在古代中國並未見有記載!

西漢諸帝多有男寵,他們既娶后妃生子女,又同時找些美男來當成女人一般的玩弄。《笑傲江湖》寫令狐沖和任我行、任盈盈父女一行人等見到「東方不敗」女裝打扮時候的反應,很值得此時此地年輕人以之與「Homosexuality」細加區別。「東方不敗」雖然與楊蓮亭有親密關係,但楊蓮亭不是「扮女的孌童」而是鬢眉大漢,反而「東方不敗」穿女服自降為「孌老」!金庸本人並沒有贊同「男風」的習俗,他只是描述中國古代社會對「男風」的基本態度。令狐沖與任我行都不認為以「東方不敗」的權勢,豢養「孌童」有什麼道德上的大過失,只是他甘於自降為「孌童」這事,才讓大家認為「東方不敗」是「瘋」了。

能夠多理解「男風」的真相,或可以更明白某議員的觀點。其實他很擔心美化「同性戀」會引發更多有權勢的男人性剝削男童的事件出來! 「基解霸權謠言惑眾」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