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劍江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同地區,實現民主進程的路徑必然有不同。駕車的人都知道一個常理:當車輛行駛在路上,突然遇上障礙,遇上大坑,毫無理智的人才會直接往前衝,將車輛直接駛入坑中,導致車毀人亡。而正常人都會知道趨利避害,或者是清除障礙,或者是轉換一條道路,最終抵達的依然是同一個目標。 香港這輛「車」目前就是遭遇了前進路上的一個障礙,遇上「大坑」,我們需要的是理性的「駕車人」。今天,只有愛國者(愛國者必然是愛港者)才能將香港這輛車駛離危險,走向經濟社會民主健康發展的康莊大道。
全國人大會議通過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這套組合拳,將帶給香港一個全新的、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有助於愛國者對香港的良治善政,解決困擾香港已久的深層次問題。
但是,這樣一個有利於香港長治久安,符合市民長遠利益的做法,卻被一些政客解讀為「香港民主倒退」。回看過去,香港是一個什麼樣的「民主」狀態? 香港回歸後,一些人聚焦於「雙普選」爭論不休,他們阻礙政府正常施政,將泛政治化引發的經濟民生困境,歸咎於沒有「雙普選」。
到2014年的「佔中」、2019年的修例風波,激進派議員在議會內製造混亂,沒有理性問政;在議會外,公開支持甚至參與暴力活動。他們不是在守護香港的民主,相反是要通過攬炒,最終摧毀香港的民主。
此次完善選舉辦法,是要將香港拉回正軌,根本的思路就是,回到「一國兩制」初心,保證「愛國者治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方的政權,由愛國者治理,是全球共識,絕無例外。為什麼香港回歸愛國者治理,就變成「民主倒退」了呢?
根據基本法,行政長官和立法會議員最終會實現普選,這是中央一直以來的承諾,迄今不變。但前提是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也就是說,香港的民主步伐需要穩健,才可最終達至一個符合香港實際情況、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