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爆料熱線
熱門搜尋:
全部
下拉
全部
報紙
視頻
從新到舊
下拉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搜全文 
下拉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列表菜單 列表菜單
卡片菜單 卡片菜單
北部都會區再下一城:洪水橋第二宗換地獲批 4200夥住宅即將啟動
特區政府提速發展北部都會區,繼恒地夥新地今年4月達成首宗洪水橋 / 厦村新發展區原址換地申請後,億京旗下天水圍站附近的第19B區的商住混合用地亦與地政總署達成補地價協議,面積約1.54公頃,補地價金額14.28億元,將提供約93.6萬平方呎的住宅用途樓面面積及約22.6萬平方呎的非住宅用途面積,每呎地價約1,228元,估計項目落成後可提供約1,900個住宅單位。
發佈時間
唐王心
收藏
取消收藏
陳月明向特首獻策:「蝴蝶學谷」破繭成蝶+跨境纜車 引爆北都教育文旅黃金走廊
立法會議員陳月明今日(11日)在C15+與特首會面時提出「教育+文旅」雙引擎策略,力促北部都會區優先發展國際教育樞紐及跨境文體旅地標,強調須以「破繭化蝶」精神提速規劃,把握百年變局下香港教育產業機遇。
發佈時間
梁美玲
收藏
取消收藏
北環線建設平快正!錦上路至古洞12分鐘直達 跨境深圳更便捷
北環線項目是支撐香港未來發展的重點運輸基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昨日批准北環線項目第一部分的財務安排,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與港鐵隨後簽訂有關項目協議,確立部分融資及建造安排。
發佈時間
龔友媛
收藏
取消收藏
集思廣宇|特首顧問團換血 推動北都建設與創科並進
特區政府早前公布新一屆特首顧問團名單,除延續經濟、創新創業、區域合作三大方向外,特別加入兩位創科界的新成員,包括強腦科技創辦人韓璧丞與宇樹科技創辦人王興興,標誌着政府銳意推動北部都會區與創科戰略融合,釋出以創新驅動區域發展的明確訊號。
發佈時間
張小雙
收藏
取消收藏
貿發局研增會展場地 馬時亨:需「諗計」解灣仔擴建延滯
貿發局主席馬時亨今日(28日)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表示,本港的會展場地面積相對很多地區的展覽場地為小,貿發局會審慎研究是否需要興建新會展,但強調需時。
發佈時間
唐王心
收藏
取消收藏
透視北都區|園區招租反應熱烈 多家科企簽約進駐
創新科技是北部都會區發展的核心方向,可為香港帶來「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布局。位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的港深創科園,將會與河套深圳園區發揮「一區兩園」的專屬優勢,成為推進香港以至整個大灣區創新科技樞紐建設的關鍵動力。管理園區的港深創科園公司行政總裁馬惟善近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獨家專訪時透露,園區招租反應熱烈,已有多家科技企業成功簽約,並有約30間商談至較深入階段,首批租戶可如預期於今年下半年開始進駐。他透露,園區已擬定三大培育計劃,針對不同階段的初創公司提供資金及專業支援服務,助力其成長並推動產業轉化;另過去數個月又積極邀請初創代表及企業家親身到園區交流以至留宿體驗,加緊為建設科創生態作準備,讓園區提速發展。
發佈時間
吴承祐
收藏
取消收藏
(有片) 專訪 │ 立法會議員龍漢標:北都機遇無上限 主動出擊引「才」落地
北部都會區涉及幅員幾乎是香港面積的三分一,蘊藏着香港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地產及建造界立法會議員龍漢標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以「The Sky is the limit」形容北都區的發展上限,招商引「才」是實現其宏大願景的關鍵。
發佈時間
顏倫樂
收藏
取消收藏
對於北都區 搬遷戶、棕地作業者有話說
北部都會區將成為香港未來發展的主要動力,也是未來房屋土地供應的其中一個主要來源,最終能容納約250萬居住人口和提供約65萬個工作職位。在這個歷時多年、涉及極大片土地的項目推進過程中,必然有不少人受收地影響而要搬遷。香港文匯報近日訪問獲安置到專用安置屋邨的租戶、已遷至新大樓的安老院舍院友及職員,以及已另覓土地繼續經營的棕地作業者,他們均異口同聲地支持發展北部都會區,認為應愈快愈好,又認為政府相關部門與其他機構在搬遷過程中提供的協助與支援到位,對新生活躊躇滿志、對香港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發佈時間
梁美玲
收藏
取消收藏
文匯專訪 | 投推署王國藩:研北都區增重型物流用地 設LME金屬倉
港交所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首批核准的香港金屬倉下月中起營運,連同上月再多3個LME在港倉庫獲批,目前LME在港倉庫增至7個,而第三批LME在港倉庫亦正在醞釀。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運輸、物流及工業)總裁王國藩近日表示,業界對第三批倉庫好有興趣,惟現時本港符合條件的倉庫供應緊張,相關配套亦不多。他透露,署方正與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商討,合作物色適合的倉庫選址,積極爭取增加大宗商品倉儲用地。他指出,在港發展金屬倉儲業務,不僅能協助物流業轉型,還能帶動融資、保險、貿易等相關行業發展,並可推動大宗商品以人民幣結算交易。
發佈時間
龔友媛
收藏
取消收藏
(有片) 北都區發展|搬遷院舍長者:環境寬敞 住得開心
北部都會區眾多新發展區中,以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發展最早。古洞北內一個名為「石仔嶺花園」的地方,前身為25座兩層高的軍營,特區政府產業署於1998年以短期租約方式,將其部分樓房租予15間私營安老院舍。由於要發展古洞北,「石仔嶺花園」需要清拆,為了盡量減少對院友的影響,清拆工作分兩期進行,受影響院友均已獲妥善安置於2023年8月起投入服務的古洞北福利服務綜合大樓。有搬遷到新安置大樓的院舍長者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現時的居住及活動環境更寬敞,住得更開心及舒服。該院舍負責人指出示,特區政府在搬遷期間提供了安排交通配套等多方面的協助。
發佈時間
霍柏宇
收藏
取消收藏
(有片)透視北都區|丘卓恒:北都辦將加強部門協調便利私人發展商
香港特區政府正全速發展北部都會區,打造香港未來發展新引擎,助力香港於「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布局下發展成國際化的創科中心。
發佈時間
唐王心
收藏
取消收藏
施政報告今起諮詢 議員冀設時間表拓北都區
「北都區作為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施政報告應明確將北都區發展列為優先議程。」立法會議員李鎮強表示,香港須把握時機加速推動北都區建設,以實踐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的「八大中心」定位。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逾三千伙新盤!都在北都區
特區政府於2月底放寬100元物業印花稅門檻至400萬元物業,加上中美關稅戰有緩和跡象,拆息大幅回落,銀行按揭取態轉趨積極,同時發展商開價克制,甚至減價賣貨尾單位以求去庫存,今年以來新盤銷售量已逾8,500伙,相信今年上半年一手成交量有望達9,000宗,超越去年上半年一手成交量8,639宗水平。市場預期,中美達成貿易框架協議,下半年美聯儲有望減息,發展商會加快推盤步伐去庫存,至少有逾1.2萬伙新盤單位爭相出擊,其中北部都會區至少6個新盤部署推售,有望搭上特區政府加大北部都會區開發的快車。業界預期發展商於供應量多的地區及500伙以上大型新盤會繼續採取首批「先求量、後求價」的低價策略,料下半年一手成交量約有9,000至1萬宗。
發佈時間
龔友媛
收藏
取消收藏
李家超:對北都發展心急如焚 建築方法是可加快之處
行政長官李家超接受多間電子傳媒訪問表示,去年委任兩名新局長之後,目前整個團隊施政理念符合他的要求,即是以結果為目標,做事要敢於面對困難,步伐亦都要快。他表示,滿意團隊對自己施政理念的一致性和支持度,團隊的工作亦符合要求,包括態度、精神以及大家「一齊落手落脚做」。
發佈時間
梁美玲
收藏
取消收藏
貿發局5方面擴港機遇 研推動北都區建會展
香港貿發局新任主席馬時亨昨出席傳媒茶聚時表示,上任後將從五大方面協助港企開拓商機,包括研究調整駐外51個辦事處在全球的布局;將現有論壇平台加入產業元素,如將明年亞洲金融論壇(AFF)提升為AFF Plus等。他同時提到,研究在北部都會區設立展覽設施。他坦言,在現時地緣政治、貿易戰環境下接任貿發局主席,確實遇到不少挑戰,但「香港從來都是機遇之都。貿發局定與港商並肩前行,在變局中抓緊機遇,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說好香港及國家故事。」●香港文匯報記者 莊程敏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港發270億綠債基建債 加快北都區開發
逾30機構參與 最高超購11.5倍
發佈時間
文匯報
收藏
取消收藏
北部都會區再下一城:洪水橋第二宗換地獲批 4200夥住宅即將啟動
特區政府提速發展北部都會區,繼恒地夥新地今年4月達成首宗洪水橋 / 厦村新發展區原址換地申請後,億京旗下天水圍站附近的第19B區的商住混合用地亦與地政總署達成補地價協議,面積約1.54公頃,補地價金額14.28億元,將提供約93.6萬平方呎的住宅用途樓面面積及約22.6萬平方呎的非住宅用途面積,每呎地價約1,228元,估計項目落成後可提供約1,900個住宅單位。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陳月明向特首獻策:「蝴蝶學谷」破繭成蝶+跨境纜車 引爆北都教育文旅黃金走廊
立法會議員陳月明今日(11日)在C15+與特首會面時提出「教育+文旅」雙引擎策略,力促北部都會區優先發展國際教育樞紐及跨境文體旅地標,強調須以「破繭化蝶」精神提速規劃,把握百年變局下香港教育產業機遇。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北環線建設平快正!錦上路至古洞12分鐘直達 跨境深圳更便捷
北環線項目是支撐香港未來發展的重點運輸基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昨日批准北環線項目第一部分的財務安排,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與港鐵隨後簽訂有關項目協議,確立部分融資及建造安排。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集思廣宇|特首顧問團換血 推動北都建設與創科並進
特區政府早前公布新一屆特首顧問團名單,除延續經濟、創新創業、區域合作三大方向外,特別加入兩位創科界的新成員,包括強腦科技創辦人韓璧丞與宇樹科技創辦人王興興,標誌着政府銳意推動北部都會區與創科戰略融合,釋出以創新驅動區域發展的明確訊號。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貿發局研增會展場地 馬時亨:需「諗計」解灣仔擴建延滯
貿發局主席馬時亨今日(28日)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表示,本港的會展場地面積相對很多地區的展覽場地為小,貿發局會審慎研究是否需要興建新會展,但強調需時。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透視北都區|園區招租反應熱烈 多家科企簽約進駐
創新科技是北部都會區發展的核心方向,可為香港帶來「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布局。位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的港深創科園,將會與河套深圳園區發揮「一區兩園」的專屬優勢,成為推進香港以至整個大灣區創新科技樞紐建設的關鍵動力。管理園區的港深創科園公司行政總裁馬惟善近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獨家專訪時透露,園區招租反應熱烈,已有多家科技企業成功簽約,並有約30間商談至較深入階段,首批租戶可如預期於今年下半年開始進駐。他透露,園區已擬定三大培育計劃,針對不同階段的初創公司提供資金及專業支援服務,助力其成長並推動產業轉化;另過去數個月又積極邀請初創代表及企業家親身到園區交流以至留宿體驗,加緊為建設科創生態作準備,讓園區提速發展。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有片) 專訪 │ 立法會議員龍漢標:北都機遇無上限 主動出擊引「才」落地
北部都會區涉及幅員幾乎是香港面積的三分一,蘊藏着香港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地產及建造界立法會議員龍漢標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以「The Sky is the limit」形容北都區的發展上限,招商引「才」是實現其宏大願景的關鍵。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對於北都區 搬遷戶、棕地作業者有話說
北部都會區將成為香港未來發展的主要動力,也是未來房屋土地供應的其中一個主要來源,最終能容納約250萬居住人口和提供約65萬個工作職位。在這個歷時多年、涉及極大片土地的項目推進過程中,必然有不少人受收地影響而要搬遷。香港文匯報近日訪問獲安置到專用安置屋邨的租戶、已遷至新大樓的安老院舍院友及職員,以及已另覓土地繼續經營的棕地作業者,他們均異口同聲地支持發展北部都會區,認為應愈快愈好,又認為政府相關部門與其他機構在搬遷過程中提供的協助與支援到位,對新生活躊躇滿志、對香港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文匯專訪 | 投推署王國藩:研北都區增重型物流用地 設LME金屬倉
港交所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首批核准的香港金屬倉下月中起營運,連同上月再多3個LME在港倉庫獲批,目前LME在港倉庫增至7個,而第三批LME在港倉庫亦正在醞釀。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運輸、物流及工業)總裁王國藩近日表示,業界對第三批倉庫好有興趣,惟現時本港符合條件的倉庫供應緊張,相關配套亦不多。他透露,署方正與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商討,合作物色適合的倉庫選址,積極爭取增加大宗商品倉儲用地。他指出,在港發展金屬倉儲業務,不僅能協助物流業轉型,還能帶動融資、保險、貿易等相關行業發展,並可推動大宗商品以人民幣結算交易。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有片) 北都區發展|搬遷院舍長者:環境寬敞 住得開心
北部都會區眾多新發展區中,以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發展最早。古洞北內一個名為「石仔嶺花園」的地方,前身為25座兩層高的軍營,特區政府產業署於1998年以短期租約方式,將其部分樓房租予15間私營安老院舍。由於要發展古洞北,「石仔嶺花園」需要清拆,為了盡量減少對院友的影響,清拆工作分兩期進行,受影響院友均已獲妥善安置於2023年8月起投入服務的古洞北福利服務綜合大樓。有搬遷到新安置大樓的院舍長者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現時的居住及活動環境更寬敞,住得更開心及舒服。該院舍負責人指出示,特區政府在搬遷期間提供了安排交通配套等多方面的協助。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有片)透視北都區|丘卓恒:北都辦將加強部門協調便利私人發展商
香港特區政府正全速發展北部都會區,打造香港未來發展新引擎,助力香港於「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布局下發展成國際化的創科中心。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施政報告今起諮詢 議員冀設時間表拓北都區
「北都區作為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施政報告應明確將北都區發展列為優先議程。」立法會議員李鎮強表示,香港須把握時機加速推動北都區建設,以實踐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的「八大中心」定位。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逾三千伙新盤!都在北都區
特區政府於2月底放寬100元物業印花稅門檻至400萬元物業,加上中美關稅戰有緩和跡象,拆息大幅回落,銀行按揭取態轉趨積極,同時發展商開價克制,甚至減價賣貨尾單位以求去庫存,今年以來新盤銷售量已逾8,500伙,相信今年上半年一手成交量有望達9,000宗,超越去年上半年一手成交量8,639宗水平。市場預期,中美達成貿易框架協議,下半年美聯儲有望減息,發展商會加快推盤步伐去庫存,至少有逾1.2萬伙新盤單位爭相出擊,其中北部都會區至少6個新盤部署推售,有望搭上特區政府加大北部都會區開發的快車。業界預期發展商於供應量多的地區及500伙以上大型新盤會繼續採取首批「先求量、後求價」的低價策略,料下半年一手成交量約有9,000至1萬宗。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李家超:對北都發展心急如焚 建築方法是可加快之處
行政長官李家超接受多間電子傳媒訪問表示,去年委任兩名新局長之後,目前整個團隊施政理念符合他的要求,即是以結果為目標,做事要敢於面對困難,步伐亦都要快。他表示,滿意團隊對自己施政理念的一致性和支持度,團隊的工作亦符合要求,包括態度、精神以及大家「一齊落手落脚做」。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貿發局5方面擴港機遇 研推動北都區建會展
香港貿發局新任主席馬時亨昨出席傳媒茶聚時表示,上任後將從五大方面協助港企開拓商機,包括研究調整駐外51個辦事處在全球的布局;將現有論壇平台加入產業元素,如將明年亞洲金融論壇(AFF)提升為AFF Plus等。他同時提到,研究在北部都會區設立展覽設施。他坦言,在現時地緣政治、貿易戰環境下接任貿發局主席,確實遇到不少挑戰,但「香港從來都是機遇之都。貿發局定與港商並肩前行,在變局中抓緊機遇,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說好香港及國家故事。」●香港文匯報記者 莊程敏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港發270億綠債基建債 加快北都區開發
逾30機構參與 最高超購11.5倍
發佈時間
收藏
取消收藏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上一個月
2020
顯示年
7
顯示月
下一個月
點擊前往下載香港文匯網APP以獲得更多體驗 APP  下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