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得到內地社會各界積極援助。其中深圳紅十字會從3月初開始接收援港物資捐贈,截至3月31日,共接收和對接援港物資33批次、1061.23萬件,總價值超2000萬人民幣。這些物資由深圳、貴州、湖北、上海等地的企業捐贈,包括防護服、口罩、藥品、消毒機、試劑盒等。

蔡詩瀛


自香港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江門高新港按中國外運華南有限公司援港工作的總體布局,承擔發運供港民生、醫療物資的任務,所有工作人員從3月份開始取消休假,無怨無悔投入運輸任務中。

吴承祐


內地醫療隊日前完成援港抗疫使命離港,兩月前,包括主治醫師劉婷在內的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醫療隊出發馳援香港。她8歲的大女兒羽忻曾給香港小朋友寫了一封信,在信中說「我把我最愛的媽媽送去幫助你們,香港加油!」在支援香港期間,劉婷和女兒收到了很多香港小朋友的回信以及市民的回應。

夏遠航


隨着本地疫情緩和,住院新冠病人已大幅減少,援港內地醫療人員已分批返回內地。為了感謝他們,日前有香港市民代表為內地援港醫療隊送來錦旗、自製留言畫冊,感謝他們在危急時刻逆行馳援香港,與香港醫護人員一同救死扶傷,幫助香港極大緩解第五波疫情。內地援港醫療隊領隊崇雨田説,下次來香港一定要到十八區看看!

唐王心


隨着亞博館轉為備用狀態,在亞博館工作的210多名內地援港醫療隊員,將於明天離港。內地援港醫療隊領隊崇雨田與其他醫療隊員今日(4日)接受市民代表致送的錦旗和18區市民感謝留言紀念冊。

蔡詩瀛


香港爆發第五波疫情,醫療系統不勝負荷,內地從各地集結援港醫療隊,協助香港抗疫。日前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內地援港醫療隊隊員,訪問他們在亞博館照顧長者病患的點滴和經驗。

蔡詩瀛


香港自年初開始爆發第五波疫情,內地從各地集結援港醫療隊,協助香港抗疫。日前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內地援港醫療隊隊員,訪問他們在亞博館跟本地醫護合作時的難忘記憶和趣事。

夏遠航


烈日當頭,沒有一片樹蔭;暴雨傾洩,沒有片瓦遮頭。這是在位於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社區隔離設施工作的人們,日日需要面對的挑戰。不少人的臉、手臂被曬得黝黑,戴口罩的部分卻又是原本的膚色。他們卻沒有一個人叫苦,沒有一個人喊累。「這是很有使命感的一份工作。」他們不約而同地說。

唐王心


林鄭月娥表示,同意中央政府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組長仝小林的意見。她說,本港中醫藥未來發展全面,寄語西醫界抱持更開放態度,接受中醫在香港醫療系統佔有重要位置。

唐王心


「作為警務人員,無論工作環境多麼危險、辛苦和惡劣,我們都會迎難而上,出心出力參與抗疫行動,幫助香港渡過難關!」香港第五波疫情肆虐下,醫務人員面臨前所未有的沉重壓力,為使醫院能夠盡快騰空病床集中照顧急症室病人,以及伊利沙伯醫院集中照顧新冠重症病人,警隊首次派出「警察醫療特別小組」成員到公立醫院,協助提供非緊急救護車服務,從3月2日至今,已經成功運送超過1800名病人。

唐王心


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在中央的全力支援下,大灣區各界積極參與援港抗疫,為香港帶來強而有力的支持。香港電台及廣州廣播電視台為此聯合發起《灣內有情 眾志成城》——灣區抗疫打氣行動,特別攝製一首抗疫MV《同心抗疫永不倒》,廣邀大灣區各界人士、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媒體工作者等一同參演,以經典旋律結合振奮人心的歌詞,憑歌寄意表達灣區人民心手相牽,同心抗疫的情誼。

唐王心


香港第五波疫情嚴峻,特區政府早前尋求中央協助援建方艙醫院,選址青衣、前新田購物城、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粉嶺馬適路、洪水橋和元朗潭尾6個地方建設臨時社區隔離設施。

唐王心


陳婆婆今(21日)接受訪問時表示,在亞博的生活很好,無論是本地或內地的醫護,都會盡力提供護理及照顧,對長者十分用心,「真的多謝他們,這個是救命之恩」。

夏遠航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