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應用數字人民幣 有效保障金融安全

2025-11-15 04:09:53 評論

陳頴峯 大灣區金融科技聯盟創會主席

自從穩定幣發行商Circle上市後股價翻倍,香港、美國相繼出台穩定幣法規,以至多達36間公司向香港金管局申請穩定幣發行人牌照,「穩定幣」一直成為市場熱點。雖然金融數字化是全球趨勢,但當中涉及不少隱患與風險,必須以保障貨幣主權和金融安全前提下應用,才可在全球數字貨幣的浪潮中穩舵遠航。

滿足支付需求 防範金融犯罪

現時全球金融界競相推出不同形式的數字貨幣,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穩定幣,例如USDT、USDC,其核心設計是價值與法定貨幣(如美元)掛鈎,結合加密貨幣的方便與法幣的穩定,因為建基於區塊鏈,所以交易速度快、成本低、「7×24小時」全球運行。然而,穩定幣本質是私人機構發行的信用憑證,一旦發行人出現問題(如儲備金不足、倒閉),穩定幣可以瞬間失去穩定,引發市場恐慌,歷史上有出現過穩定幣大幅波動,甚至崩盤。更關鍵的是,大規模發行私人穩定幣可能侵蝕主權貨幣的權威,干擾央行貨幣政策的執行,對國家的金融安全構成威脅。

至於存款代幣,則是將客戶的傳統存款「代幣化」。可以理解為,在銀行的存款加入一個基於區塊鏈的數字憑證,用於大額支付、貿易結算等金融交易,希望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清算成本。優勢是植根於成熟的銀行體系和現有的監管框架內,信用由銀行擔保,受存款保險等保護,風險相對可控,不過銀行之間的存款代幣缺乏互相操作性,離不開自己銀行的系統,相對的應用性受限。

數字人民幣則與上述兩者有着本質區別。它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的數字形式,與我們持有的紙鈔、硬幣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價值。它不是一種新的貨幣,而是人民幣的數字化形態。其核心特徵包括:一,國家信用背書,由央行發行,安全性最高,不存在商業機構的信用風險;二,可控匿名,既滿足公眾對小額支付匿名的需求,又能在打擊違法犯罪活動時提供追溯能力,更好地平衡隱私與監管;三,可編程設計性,例如通過智慧合約實現精準的財政補貼發放、定向貸款等,提升政策傳導效率。

在清晰認識三者的區別後,我國選擇優先發展數字人民幣的目的就非常明確了。

首先是捍衛貨幣主權,防範外部衝擊。如果像某些發展中國家一樣,任由境外貨幣或私人穩定幣在其支付體系中佔據主導地位,相當於拱手相讓本國的貨幣流通命脈給外部力量。這會嚴重削弱本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效力。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就是要確保在未來的數字經濟中,人民幣的主導地位不被動搖,築起一道堅固的「數字防火牆」。

第二是提升支付體系效率與韌性,掌握數據主權。數字人民幣體系可以降低對傳統銀行賬戶和支付系統的依賴,甚至在網絡中斷等極端情況下實現「雙離線支付」,增強國家支付系統的韌性。同時,支付數據掌握在央行手中,而非個別私人支付平台,更有利於國家全面掌握經濟運行情況,制定更精準的宏觀政策,並防範數據跨境流動帶來的風險。

最後是制定國際規則的話語權,參與未來金融競爭。全球數字貨幣競賽已經開始,中國作為主要經濟體,率先大規模試點數字人民幣,有助於在跨境支付、數字貿易結算等領域,未來國際金融規則的制定中搶佔先機,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

香港應作數字人民幣跨境試點

總而言之,穩定幣、存款代幣和數字人民幣代表了三條不同的數字貨幣路線。穩定幣是市場驅動的創新,但伴隨監管盲點;存款代幣是傳統金融的技術改良,但受限制於操作性;而數字人民幣則是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是保障貨幣主權和金融安全的戰略基石。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金融環境下,加快發展數字人民幣,正是中國為確保自身金融體系,在數字時代保持獨立、穩定與安全所下的關鍵一步棋。

香港作為國家先行先試的特區,應該積極參與數字人民幣的跨境試點當中,近日就見到數字人民幣在香港的應用,已經擴展到便利店、自動販賣機等等,香港市民可積極應用數字人民幣到日常生活當中,參與全球數字貨幣的浪潮。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