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正舉辦「愛國者同心治港」立法會選舉論壇,總計39場,幫助市民和選民加深對候選人的認識和了解。昨日,候選人簡介正式出爐,涵蓋年齡、職業及政綱等資料。這次立法會選舉的候選人背景呈現年輕化、專業化、多元化的特點,充分體現新選舉制度的優越性、廣泛代表性與強大生命力。各候選人以其專業知識、能力及服務經驗,就香港更好發展提出真知灼見,為香港提升良政善治注入新思維、新動能,助力經濟民生持續改善,讓香港更好融入及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書寫香港繁榮穩定新篇章。
今屆候選人不僅數量眾多,更在質素上展現出高水平、專業和年輕活力。161名候選人中,85人為首次參選的新人,超過總數一半;地區直選中的新面孔比例過半,且所有候選人均具備扎實的地區服務經驗,除了多位現任或前任區議員,其餘來自關愛隊、分區委員會、地區慈善組織等,具有豐富的基層服務經驗;功能界別中有13個界別全由新人參選;選委會界別亦湧現大量來自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創科、智庫、中小企業、教育、中醫、文化出版等不同領域的精英。
候選人的五光十色背景與專業,體現出在新選舉制度和「愛國者治港」原則下,香港社會回復理性,社會各界參選立法會態度積極,更多有志向、有抱負、有能力的賢能之士願意「站出來」,增強立法會的專業性、代表性和新活力,為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貢獻智慧和力量,展現作為愛國愛港者的責任擔當。
新選制下選舉選賢任能、推動發展的本質得到充分體現。在選舉論壇上,候選人就土地房屋、人才教育、地區經濟民生發展、推動創新科技、北都區建設以及香港如何加強與內地合作、鞏固國際化優勢等一系列議題提出政策主張,選舉論壇氣氛熱烈但不失分寸,選舉起到為香港發展集思廣益、凝聚共識的效果。
例如,昨日在新界北選舉論壇上,候選人聚焦北部都會區發展,並對大灣區建設和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當中包括通過吸引內地及海外企業落戶,發揮香港中間人角色,並優化配套、完善交通與產業鏈等。
選舉論壇上,候選人既着眼於解決本地就業、住房、醫療等民生議題,又注重北部都會區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在基建互通、產業協同、制度創新的深度對接,展現候選人的灣區思維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廣闊視野,同時也重視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充分體現了候選人對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優勢的深刻把握,這正是香港以高質量民主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這次立法會換屆選舉是香港由治及興進程中的重要節點,廣大市民更需要用好手中選票,推動香港在參與大灣區建設、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中實現更高水平發展,鞏固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創科與文化交流中心的獨特優勢,讓市民分享更多香港和國家繁榮發展的紅利。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