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第八屆立法會換屆選舉投票日僅餘不到一個月。特區政府主辦的39場選舉論壇昨日起陸續展開。與過往泥漿摔角、互相攻訐的選舉文化截然不同,今屆候選人普遍聚焦經濟民生議題,提出具體可行的政綱,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務實風氣與建設性態度。這種君子之爭、良性競爭不僅提升了選舉質素,更彰顯了「愛國者治港」原則下優質民主的實踐成果。社會各界、廣大市民更應全情投入,密切關注、積極參與選舉,扮演好建設香港、共創未來的參與者、受益者、貢獻者。
在昨日的新界西南和新界東北兩場地區直選論壇上,候選人專注以政見爭取民心。例如在新界西南論壇上,有候選人倡議重推出售公屋,讓基層市民圓置業夢;有候選人關注舊樓維修與海旁環境問題;有候選人提出發展夜市小販經濟,讓奮鬥者共享經濟成果。這些提議緊扣社區實際需要,反映候選人體察民情、傾聽民意的誠意。在新界東北論壇,候選人亦就青年融入創科產業、產學研合作等議題提出系統性構想,展現宏觀視野與政策深度。
本屆立法會選舉的選舉論壇摒棄了過去的對抗模式。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指出,以往論壇常淪為「只要對方唔好,就係我贏」的鬧劇,如今卻回歸選舉本質——讓選民認識候選人的理念與能力。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傅健慈則強調,這種以事實為基礎的理性辯論,能夠推動優質民主,為香港實現良政善治、邁向由治及興奠定堅實基礎,達至「優中選優」的目標。
立法會是特區管治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是香港邁向由治及興進程的大事,關乎每位市民的切身利益,與香港發展經濟民生息息相關。縱觀第七屆立法會任期內,通過多項重要法案,如取締劣質劏房、取消強積金對沖,審批涉及土地房屋、增強香港競爭力、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等多個項目,惠澤市民,增強香港競爭力。充分體現了立法會與特區政府的高效配合,推進良政善治,市民是最大的受惠者。
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香港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期,亟需行政與立法機關加強攜手合作,加快經濟轉型、改善民生,更好為民謀福。因此,社會各界對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期望更高、投人力度更大。房屋局局長何永賢、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等多位官員紛紛落區宣傳,強調每一票都關乎市民的住房、醫療、教育、就業等切身福祉,呼籲廣大市民共同履行公民責任,充分體現出今次選舉不僅是政治程序,更是全民共建家園的契機。有少數族裔選民希望新一屆立法會能夠推動多元共融政策,推出更多清真認證的餐廳。這種全港關心選舉的可喜現象反映,公務員團隊、工商界、專業團體、少數族裔、首投族等社會各界,都深刻認識到選舉對自己、對香港、對未來影響重大,各行各業都應責無旁貸肩負起積極動員、主動參與選舉的責任。
在「愛國者治港」的原則下,候選人聚焦經濟民生,提出具體建議,展現出了為香港發展建言獻策的積極態度和責任擔當。雖然獲確認資格的所有候選人均為愛國愛港人士,但不同候選人的政策主張與側重點並不相同,絕非「投哪一位都無所謂」,市民應認真比較,選出最有能力、最精準反映民意的人選進入立法會,提高立法會議政、有效監察水平,與特區政府攜手形成更大合力,推動香港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北部都會區新引擎,為香港實現新飛躍注入強勁動能。
12月7日,全港選民走進票站,投下的不只是對候選人的信任,更是對香港未來的期許。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