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
文公子曾為幾個地區的旅遊局服務,打工時是澳洲旅遊局,創業時,先為台灣觀光協會香港辦事處服務十多年,再為順德區旅遊局推廣美食旅遊。
台灣觀光協會是中國台灣推廣旅遊的駐港機構,當時的主任是王春寶先生,由2002年開始來港工作,一做就是7年。以往人稱此位置是一份優哉悠哉的工作,因為香港人每年往台灣旅遊的數字非常穩定,市場頗為成熟,主要是台北團,只要做好業界的聯絡,業績就已有保證。當時,王主任初到香港,適逢非典型肺炎疫情,旅遊全面停頓,可謂生不逢時。當疫情漸過,港人的旅遊習慣仍未恢復時,他就開始引進不少新思維,慢慢為台灣觀光帶來一片新氣象。
文公子當年常向王主任建言,香港人一向比較悶,只要有新景點,就很易成為旅遊的新熱點。其時,港人主要前往台北,由於交通基建的改善,王主任與業界合作,引進不少新旅遊點,先是宜蘭,再到南部如高雄、台南、墾丁等,都逐漸成為港人度假的新去處。
至於推廣策略,其實都不離宣傳該地「必食」「必買」「必玩」的框架。香港是出名的美食天堂,港人尤愛美食。當時文公子就問王主任,能否將台灣夜市引進香港,用美食帶動旅遊。由於當中存在不少技術問題,例如如何組織知名的餐飲業者願意暫停本地運作幾天來港?如何進口在地食材?以至如何解決現場烹煮的牌照與設備需要?都是不易處理的難題,因此未能立即成事。然而,王主任並未放棄此想法,經過他四方奔走,數年後竟然真的在將軍澳東港城商場,破天荒啟動「台灣夜市節」,將台南的知名美食如度小月擔仔麵、周氏蝦卷、松稜滷味、楊哥楊嫂肉糉等帶到香港,而且由主理人親自領軍,現煮予消費者品嘗,輔以超優惠的旅遊套票,又可即場在旅行社攤位報團,反應熱烈。然後,形形色色的台灣美食節,就在各大商場陸續推出,甚至遠征澳門,在澳門賽車期間舉辦的美食節,一連十多天設立台灣美食街,成為一時話題。
事實證明,用美食帶動旅遊非常成功,不少港人赴台都會先研究美食攻略,再計劃行程。而港人往台灣旅遊的數字,也由王主任初到香港時的每年約50萬人次,大幅增加至逾百萬人次,成績亮麗。台灣餐飲業界由於接觸到港澳市場,發現原來深受消費者歡迎,也紛紛來港澳開設分店,締造了多方共贏。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