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琴台客聚】館閣體

2025-11-10 04:03:31 琴台客聚
●香港大學圖書館藏館閣體書法作品——溫肅書。 作者供圖

潘國森

廣西少年李明的書法作品近日在網上走紅,卻被斥為「江湖體」,罪名還被拔高到了破壞中國書道傳承與發展的嚴重程度。

「江湖」的字面義就是大江大湖,引伸為泛指四方各地,略等於離開政治權力核心的「民間」。又引伸為民間藝人流浪賣藝的鄉里,或隱士的居處等等。范仲淹《岳陽樓記》的「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說的是「在朝」與「在野」的對比。貶義的江湖還有「江湖郎中」「江湖術士」。說郎中不言醫師,在罵其醫術和醫德都不高明;說術士不言術家,在罵其業務不精,嚴重者甚至騙財騙色。

本欄2012年有《「江湖」英譯難不難?》、2019年有《由江湖至抗命》兩篇拙文,都談「江湖」的英譯。事緣有人借《水滸傳》論「江湖」,筆者按英倫的歷史文化認為可譯作「World of the Outlaws」(法外強人的生活圈)。李明小朋友的作品被評斷為「江湖體」,可理解為「在野」的小民被「在朝」的當權者貶斥為書藝不精、是不遵「書法」的「Outlaw」、騙人的「江湖術士」之流了。有一幫教授學者更要徹底剷除李明書法,要他停止在網絡上發表寫字視頻。

中國人社會的傳統向來禮敬讀書人,難免有些人染上了「學歷自卑」、「職稱自卑」的毛病。此輩見到「藝術家」有院長、教授的身份,就連脊樑和膝蓋都酸麻了。認為「外行人」沒有資格批評「內行人」,看「書法家」的作品而無法辨識寫了些什麼字,是你「外行人」不懂「書法藝術」而已。實情是「文科」的「入行」門檻從來都很低。你要當個「作家」學人寫小說、當個「詩人」學詩填詞;又或者以琴、棋、書、畫謀生,都不必上大學領學位,民間高手多的是。

最後介紹傳統書法「玄門正宗」的「館閣體」。香港大學圖書館藏有一件精品,共12個比人還高的屏風,題為《恭祝誥授中憲大夫馮平山先生七秩榮壽大慶序》,書成於1929年,作者為前清翰林賴際熙,書者為同科翰林溫肅。今時謾罵李明不臨帖的「書法家」,他們自己的創新代表作擺在溫太史的館閣體跟前,都正正是他們自己最不齒的所謂「江湖體」!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