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英文急症室】掌握逆向思維 開啟英語「自由行」

2025-10-14 04:16:00 教育
●1970年代的「七喜」廣告。 網上圖片

傳統的英語教學法一味強迫學生背單詞及學語法,忽視了語言的多元性,所以中國學生只能學到生硬的「中式英語」,失去雙語教育應有的創意、樂趣及豐富的精神文化。今天我們來談談英語思維中一些有趣的元素,希望能為學子們打開全新的英文學習思路。

首先是英語的強烈空間感,即spatial awareness,它所有的介詞(prepositions)都與空間感有關。例如:

She is "on" the phone. 她在打電話。

Golf is a game played "between the ears". 高爾夫球是一項需要動腦的運動。

Politically, he is "to the right of" his father.  政治上,他比他父親更為右派。

Truth lies "within the range" of the cannon.  真理就在大炮射程的範圍之內。

Nothing is "off the table".  什麼事都可以談。

The heavyweight division runs through Tyson.  要贏重量級拳賽首先必須過泰臣這一關。

Lunch is on me. 午餐錢我付。

英文的單詞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功能詞」(function words)如介詞等;另一種是「內容詞」(content words),例如"table"、"house"等。不過,功能詞往往也可作內容詞來使用,例如The milk is off. 牛奶壞了或 You are on.就和你打賭吧;又如Thanks for having me.謝謝你款待我。have本來是時態的句法功能詞,但卻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內容詞」。紐約時報有一句非常簡潔的宣傳語:"What is on is in",即是說:時下發生的事都在我們的報章上。

這些簡單功能的功能詞往往一詞多義,例如He is out 可以理解為「他失去知覺了」「他已出局了」或「他外出了」,甚至「他已『出櫃』了」(即公開自己是同性戀)。

He is not that into you. 他壓根不在乎你。

Officer down. 警員被擊中倒地了。

We are through. 我倆(的關係)到此為止。

亦可指「我們成功通關(進入下一輪比賽)」。

由此可見,學英語不能忽視看來微不足道的功能詞,光靠背單詞(content words)而漠視功能詞,永遠是「半桶水」或兩頭不到岸。

英語思維中最有趣的是其「逆向思維」(contrarian thinking 或 incongruity),即互不協調、水火不容的詞句。例如著名的廣告句:Less is more. 愈少愈妙。passive-aggressive.扮豬吃老虎。美國租車公司 Avis 曾有句響噹噹的宣傳口號"We are No.2."它不敢說自己是行業裏的老大,而是老二,因為這句話後還有一句:"We try harder."我們是老二,故此我們會更努力為你服務。

英語裏有熠熠發光的不協調句子,例如 blindingly obvious. 顯而易見到「令人盲目」。His silence is deafening.他的沉默震耳欲聾。時裝界更有紅遍全世界的設計觀念 shabby chic (破爛的時髦),破爛的牛仔褲成為時髦的象徵。這就是逆向思維的成果。

曾經有一段時期,飲品「七喜」銷路低迷,苦無對策之際,一位廣告奇才突然來了一個逆向思維,索性直接和死對頭「可樂」叫板,稱自己為 the uncola (「非可樂」),果真置於死地而後生,產品銷量突然飆升。該案例一時成為廣告界的佳話。

廣告界是逆向思維的溫床,其創意的口號層出不窮,例如某飲品稱自己是"A taste of june in January."說到月份,英國前女首相 Theresa May 的對手在當年6月舉行大選中喊出口號:"Let June be the end of May."(讓6月成為5月的完結),而5月May 正是梅姨首相的大姓,堪稱一絕。

最近有人問股神巴菲特什麼時候從投資公司退位,他的回應也是典型的逆向思維:"I will step down 5 years after I die."死後5年才會退位,即是說他永遠不會退下來。

漱口液 Listerine 以苦味見稱,故此該公司索性以這個特徵強化記憶點:"The taste you hate, twice a day."這種逆向思維在英語中根深蒂固,並有其獨特的稱號—— 矛盾修辭法(oxymoron)。例如 failing upwards 即越失敗越得到晉升;No. 10 is a beehive of inactivity。十號唐寧街是死寂的蜂窩。莎士比亞的名句"What's past is prologue."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也是矛盾修辭法的例句。

The tail wagging the dog. 喧賓奪主,本末倒置。

He is a man-child. 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How do you square that circle? 怎麼解決這個不可解決的難題?

有學者把翻譯行業形容為"dancing in chains"(帶着鐐銬跳舞)。其實整個西方的基督教和天主教都建築在一個矛盾修辭法之上,聖母瑪利亞的「無原罪貞女受孕」,即英語的 "immaculate conception",是邏輯上絕對不可能的事。這種思維在東方文化裏是不可思議的。

以上,我們見證了逆向思維在現實生活,甚至在商業的領域發揮其顛覆性的創新功能。不過,逆向思維也會變成「跨領域」的思考習慣,或許有些類似中文的同感,且稱之為 cross category 或 cross-domain 思維。例如:He was sweating bullets. 這是「大汗淋漓」的誇張說法;From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I can see forever. 其中forever本屬於時間的領域,不應和視覺走在一起,但竟然可以天衣無縫地並肩相處。He wears his learning lightly.即是說他不會把自己的學問當一回事。

你會發現英語常常在誇張、強調時活用不同領域的詞。例如, He eats lies for lunch. 他把謊言當午飯吃;"He thinks with his mouth."他是一個口不擇言的人。剛才提及的"He was sweating bullets"也可以改為"He was sweating blood"去形容他拚命地努力工作。

最後,這種跨領域的思維也常見於另外一個詞類,即 quantifiers (量詞)。例如:

a nugget of truth/nuggets of wisdom  金石良言

China's new crop of table tennis players  新一代的乒乓球手

an avalanche of problems 如雪崩般的問題

a barrage of questions 連珠發炮的提問

a basket of currencies 一組貨幣

He has acres of time . 他的時間多得是。

There was a mountain of evidence against the accused. 被告面對着鐵證如山的證據。

由此可見,文字的應用靈活多變,智慧的英語學習方法是概念式的,打通高層次思維才可以打破學習英語的瓶頸。在下一期專欄中,我將會剖析「地道英語」是怎樣的。

● 楊光宗 畢業於多倫多大學。現為英文自由撰稿人,撰寫國際時事評論,亦為教育演說撰寫講稿。近年致力於改革英語教學,創立「概念英語學習法」。志在培育可投入社會和國家的英語專才。電郵:PKY480@gmail.com歡迎讀者來信提問。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