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柴婧)「壹引其綱,萬目皆張。」提高特區政府治理效能,需要執其要領。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自上任以來,致力優化政府文化、強化治理體系,他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繼續發力,提出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李家超昨日接受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旗下媒體聯合專訪時解析政策背後的施政理念。他強調,建立該責任制最主要的3個目的中,重中之重是做好第二點,即推動部門首長建立有效管理團隊與運作系統,破瓶頸、補短板,持續優化工作流程,不斷提升部門效能,「因為不只要追責那麼簡單,追責時已經出現問題,所以更重要是平時做好。」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22年7月1日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主席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新一屆政府提出四點希望,第一點就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過去3年來,李家超圍繞這一議題深耕細作,有方法、有步驟地逐步找出關鍵癥結,大膽提出創新理念,令政府施政文化有了市民感受得到的轉變。
高級公務員須有擔當 確保部門效能
李家超昨日在接受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旗下媒體聯合專訪時表示,自己上任後很積極推動改變政府文化和工作效率,並要求做出結果,充分落實施政理念。
他強調,無論什麼政策,都要部門落實到位,市民才能真正接收到政策的成果。自己相信管理、領導的重要性,在人員眾多的政府,管理更是非常關鍵的,「我管阿頭(部門首長)、『將軍』,由阿頭管下面,配合政府層級管理的架構,並要求高級公務員擔當起責任。」他說,如果政府60多個部門首長每位都可以發揮作用,就可確保部門效能。

為進一步加強各部門首長的責任意識,以提升部門整體管理水平,李家超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他表示,部門首長一向需要負責,但沒有制度化、系統化。建立有關責任制有3個主要目的:
第一,把司局長就制訂政策須政治問責和公務員就執行政策須行政問責兩者,更好銜接起來,並說明兩者的角色;
第二,推動部門首長建立有效管理團隊與運作系統,破瓶頸、補短板,持續優化工作流程,不斷提升部門效能;
第三,當部門出現問題,須查找不足、予以改善,並釐清責任誰屬,按缺失輕重情況,依照公務員管理制度進行相應行政或紀律處理,後果包括警告、譴責、不獲增薪、降級、扣薪、勒令退休以至革職等。

清晰各自責任 防範問題出現
李家超表示,這三個目的相輔相成,但他最重視第二個目的。他希望大家平時把工作做好,因此透過制度推動首長在平時系統有效管理,讓軟件、硬件、人都能有效參與工作。他認為,清晰各自的責任,大家日常就會提高警覺,防範問題出現,「日日都健康,好fit,都不會病,當然好過病了之後看醫生吃藥,相信市民都願意見到我們的部門很有效率。」
「以我三年的經驗,我認為可以推動到(「部門首長責任制」)。」李家超說,過去三年政府在治理方面有多項成功改革。首先,是建立了「以結果為目標」的政府文化,在重視程序公益的同時,也講求實際施政結果,而「全政府動員」機制亦提高了應對極端天氣的效率。
欣喜同事主動參與體育園演練
李家超以啟德體育園的演練為例,共動員了約14萬人次公務員參與,以全面測試啟德體育園和周邊設施的承載能力。他表示,同事願意主動參與、回饋意見令他十分感動,「例如網絡、指示不夠,或者某些點是壓力點,交通哪裏有不足,有些同事還提出現在可以,如果下雨就是另一個模式,這些是很真心、很有熱情的參與。」他相信特區政府已形成了良好文化,讓他對推動各項施政措施充滿信心。

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成立「AI效能提升組」,加強特區政府部門應用AI提升工作效能。他解釋,雖然特區政府團隊的日常工作已應用DeepSeek、HKGAI等AI工具,然而AI卻不比政府人員了解香港的實際情況,尤其是特區的優勢、不足、機遇與風險等,所以並沒有將AI用於撰寫施政報告,但會在日常政策研究時輔助大家檢視制訂政策時有否忽略哪些需要考慮的因素等。

【推薦閱讀】
(有片)文匯專訪 | 李家超透露平日公務會利用AI輔助探討問題
(有片)李家超接受大公文匯專訪:改革最終目的是要令市民生活得更好
文匯專訪 | 李家超:本地生學額不會減少 增加非本地生有利拓寬視野
(有片)文匯專訪 | 李家超透露平日公務會利用AI輔助探討問題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