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特首專訪|李家超:改革凝聚社會力量 民生最終必定受益

2025-09-20 07:13:25 香港
●李家超表示,深化改革最終一定是民生受益。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柴婧)今年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是香港經過3年沉潛迎來的深化改革之年,是香港開拓新局面的又一關鍵節點。於日前公布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到訪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並接受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旗下媒體聯合專訪,闡釋他的施政哲學與宏觀布局。李家超表示,深化改革是很正確、有共識的方向,為北部都會區發展拆牆鬆綁,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改革點,有助凝聚大家共同改革的力量。同時,通過產業結構改革,以及將有為政府、高效市場結合,最終一定是民生受益,他希望大家共同參與,齊心讓香港「升呢」。

●李家超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負責人黃曉敏、大公報總編輯于世俊聯合專訪。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李家超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負責人黃曉敏、大公報總編輯于世俊聯合專訪,這是他連續第四年在公布施政報告後到大文集團接受專訪。

「今年施政報告是貫徹2022年開始一路做下來的部署。」李家超解釋,他上任後就提出要改革,但當時的深度、廣度都只是起步階段。2022年他剛剛上任,要及時處理很急切要解決的疫情和房屋問題。他很快提出將輪候公屋時間「封頂」,為新建單位面積「封底」;2023年開始,社會走出疫情,形成改革的基礎;2024年之後,香港建立了更為安全穩定的環境,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真正全力拚經濟、謀發展,進一步走向由治及興。

改革程序與產業結構

李家超說,他特別在上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中講明自己改革的理念,這也是第一次有特首講改革的理念,因為他希望凝聚共識,「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特首要告知自己的一套想法。」

他表示,今年發表的施政報告的主題「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總結了整份施政報告的理論、行動策略和目標。今年要開啟深化改革,他要告訴全社會改革的好處,以及可以從哪裏入手。

首先是北部都會區發展,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大力改革,為程序、制度拆牆鬆綁,今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亦提出訂立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的專屬法例等,「有大家都可以看到的改革點,經濟產能的突破點,更能營造大家共同改革的力量。」

另一個改革方向是產業結構。「我們的服務業一向做得很好。希望未來香港有更大能力承受經濟起伏,我們的產業可以是高質量、新興、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還會引入高端製造業,以及一些香港過去沒有的產業。」李家超希望這一改革,能讓大家未來有穩定工作的同時,收入更多、工作環境更好。

有為政府結合高效市場

同時,把有為政府、高效市場結合亦是高效做法。李家超表示,經過3年多的改革,積累了市民對政府的信心,大家相信政府是做實事的,政府引入商業模式運作,市民明白是為了大家好。例如,今年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康文署引入市場營運模式服務,包括在博物館閉館日出租場地供舉辦商業或私人活動、開放更多場地作租用、推出收費的旅客導賞、開發更多文創產品,提升體驗和經營效能,亦會探討邀請市場參與,提升鯉魚門公園度假營的營運及在指定試點營運沙灘,建設康樂休閒及水上活動熱點,「先做第一個階段,如果效果好,再做第二、第三階段改革。」

在軟件建設的同時,李家超強調,硬件對改革十分重要。他提到,啟德體育園的建成和使用,令大家信心大增,讓大家明白硬件的重要性,「原來一個世界一流的硬件,讓大家都那麼振奮,大家都那麼有信心。」

全文長達3.8萬字的新一份施政報告,是香港深化改革的藍圖,是市民奔向更好生活的願景。李家超表示,根據過往落實的經驗,他對落實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政策和措施充滿信心。

中亞南美新市場值得開拓

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引進來、走出去」的獨特優勢。李家超昨日在接受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旗下媒體聯合專訪時表示,全球貿易秩序重塑,有風險,但對香港而言「是倍速增量的機遇」。他指出,中亞、南美都是值得開創的新市場,並透露希望明年再帶企業出海建立新關係。

李家超表示,特首政策組專家包括國際專家告訴他,香港現在面對的最大機遇是出海機遇。在如今的貿易環境下,很多內地企業不只考慮單一市場,而是希望開發新市場,香港可以發揮出海平台的重要作用。

他舉例,自己今年5月中與內地企業一起出訪中東,「效果非常之好,比我想像中的好很多倍。」在商貿代表團離開一處之後,就會有當地人專門在下一站等待,「原來我們的吸引力這麼大,所以這個機遇我們要把握好。」

全球對「中國製造」產品需求加大,去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衝破1萬億元人民幣,內地企業「出海」步伐明顯加快。李家超表示,香港可以從中做好多生意,包括專業服務、融資等。「我們這趟快車增加班次和容量,他們一定會上車。」

主動招攬內企借港「出海」

因此,他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會整合香港的外地辦事處,包括投資推廣署、香港貿易發展局和香港駐內地的辦事處,組成一站式平台,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主動招攬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平台「出海」。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會督導「出海專班」工作及協調各政策局、部門和機構,為「出海」企業制訂多元方案。

李家超強調,香港會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擴大出海網絡,他認為,除了東盟、中東外,中亞、南美都是值得開創的新市場。他表示,自己曾與中亞幾個國家的高級管理人員溝通,雙方都很有合作意願,對方更邀請他到訪當地。

他表示,在施政報告相關工作告一段落後,自己會和同事盡快研究下次帶團出海的時間表,「我的同事總說,一個難以克服的問題是我找不到空檔時間。今年應該不能成行,但我會出席幾個國際會議。」他相信自己要到明年再帶企業出海,以開創新市場、建立新關係。

【特稿】施政報告由市民評分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晉)新一份施政報告着重深化改革,為香港中長期拓展多元產業作出前瞻性布局,是敢以突破性新猷打破結構性發展障礙的藍圖,承載着社會各界對開闢香港新增長的深切期許。被問到會為自己今次這份施政報告打幾多分時,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謙稱,一定只能由香港市民給分,並以其追求不斷自我超越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管治理念作答。「無論我給自己多少分,我下次一定要高過,這個就是我的目標。」

李家超強調,新一份施政報告除了是整個特區政府團隊很用心努力的結晶,同時凝聚了許多民間智慧、意見,相信經過香港過去三年在各項國際評級的提升,已顯示現屆特區政府的施政方向正確,香港走在正確的發展道路上,如今正是邁出突破時機一步,而他對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和競爭力提升充滿信心。「有國家當我們的最強後盾;有這麼厲害的香港人;現在大家的方向又很一致;力量凝聚起來了,香港一定風光無限的!」 

【特寫】專章編排重點 方便市民理解

談到新一份施政報告採用了創新的版面編排,以重點政策目標獨立成章,李家超在專訪中表示:「這是團隊經過深入考量而決定的。因為過去的施政報告即使有很多內容,但卻可能令市民看起來感到零散,所以覺得以『專章化』來編排,讓大家一定能明白該章的重點為何,比如第三章是『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第四章是『產業發展和革新』,能讓閱讀施政報告的市民感受到特區政府在不同範疇提出政策措施聚焦重點發展目標。」

李家超表示,新一份施政報告的主題只有四點,即「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揮優勢」、「同創未來」,並希望香港市民能記得施政報告的三大專章,即第三章、第四章及壓軸的第九章「安居生活 關愛共融」。倘香港市民能對這三章有所印象,他會為此感到高興,因為這反映整個香港社會都知道,特區政府在未來一年會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推動不同新產業發展,也會做很多民生工作,而專章的編排也有利市民直接選閱其感興趣的政策目標專章,讓其閱讀變得更聚焦,更有記憶力,對特區政府的政策方向的了解也更清晰。 

【推薦閱讀】

(有片)文匯專訪 | 李家超透露平日公務會利用AI輔助探討問題

(有片)李家超接受大公文匯專訪:改革最終目的是要令市民生活得更好

文匯專訪 | 李家超:本地生學額不會減少 增加非本地生有利拓寬視野

(有片)文匯專訪 | 李家超透露平日公務會利用AI輔助探討問題

文匯專訪 | 李家超冀明年率隊開拓新市場 把握「出海」機遇

文匯專訪 | 李家超:全面梳理中共抗戰遺址 融入體驗路線和教育活動

文匯專訪 | 李家超談部門首長責任制:最重要推動部門首長平時做好系統有效管理

責任編輯: 文劼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