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接:香港文匯報記者黃宇威
海關毒品調查科機場調查課高級調查主任陳綺琪。(香港文匯報記者鄺福強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鄺福強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鄺福強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香港海關近日偵破3宗由航空渠道入口的毒品案件,共檢獲25公斤大麻花、10公斤氯胺酮、33.5克可卡因、搖頭丸及一批吸食工具,市值共1,030萬元,並且拘捕3人。

海關毒品調查科機場調查課高級調查主任陳綺琪今日(5日)表示,在首宗案件中,海關機場科人員根據風險評估及情報分析,在2025年9月3日早上,鎖定一票由荷蘭寄來香港、報稱為味精的貨物。關員先對貨物進行X光檢查,發現X光影像與報稱貨物的影像不符,同時關員留意到透過空運方式運送低成本貨物有違成本效益,因此引起了懷疑而決定作進一步檢驗。當關員打開檢查該批貨物時,在箱內發現5包用透明真空包裝的膠袋物品,內裡有大量夥粒狀物,經進行快速測試後,證實該些夥粒疑是俗稱K仔的氯胺酮,共重10公斤,市值約港幣460萬元。另外,海關緝毒犬對貨物呈現發現毒品的反應,案件隨即交由海關毒品調查科跟進。

海關毒品調查科經跟進後,發現收貨地址位於旺角區一住宅單位,至昨日(4日)下午,關員進行監控遞送行動,收件人在該住宅大廈地下收取該票郵包,隨即拘捕該名42歲、報稱物流工人的本地男子,並在其身上檢獲一張酒店房卡。同日晚上,關員掩至土瓜灣一酒店單位內搜查,結果檢獲33.5克懷疑可卡因、4粒懷疑搖頭丸、以及3個懷疑吸食工具,市值約2.6萬港元。在本案中,海關相信販毒集團企圖以味精作掩飾,希望通過X光機檢查。

第二宗旅客行李藏毒案發生於昨日(4日),海關機場課人員根據風險管理原則,截查一名由泰國曼谷飛抵本港的男旅客進行清關,期間發現其寄艙行李的X光影像可疑,在打開寄艙行李後,發現內裡有一堆食物、一些樟腦丸及20個銀色包裝物。關員打開其中一個銀色包裝物進行檢查,結果發現懷疑大麻花,遂以涉嫌「販運危險藥物」罪,拘捕該名報稱無業的56歲男子。初步調查顯示,該名男子為了收取一萬元馬來西亞幣作為報酬,而偷運毒品進入香港。過程中,海關共檢獲14.5公斤懷疑大麻花,市值約港幣330萬元。

第三宗案件發生於今日,海關機場課人員替一名女旅客的寄艙行李進行清關,惟X光影像顯示該名女子的行李中所收藏的物品,不單形態相似且密度平均,因此引起關員懷疑。關員經進一步檢查後,發現該行李箱內藏有懷疑大麻花,遂以涉嫌「販運危險藥物」罪拘捕該名女子。過程中,海關共檢獲10.5公斤懷疑大麻花,市值約港幣240萬元。

(香港文匯報記者鄺福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