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2025年道路交通(修訂)(網約車服務)條例草案》今日(5日)刊憲,網約車平台、車輛及司機日後都須領牌,更有效杜絕黑工司機;而車輛車齡上限,由原建議7年放寬至12年運輸,下周三(10日)立法會首讀。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政府對網約車服務質素有嚴格規定,但如果車齡定得「太死」,會令現職或日後有意加入的司機未能夠進入市場,影響市民日後出行的體驗;她又指,日後希望引入更多平台經營者,可以有良性競爭,不會窒礙市場均衡和有序發展。
陳美寶說,大家都關注到近日有個別個案,有非法從事私家車載客取酬的服務,司機可能沒有具有有效身份證,或者工作條件不容許從事服務。所以如果將「人車合一」,車與司機「綁定」,平台可清晰監管,更有效杜絕黑工司機的情況發生。
對於網約車車齡上限由原本建議7年放寬至12年;陳美寶指,7月時建議車齡為7年,是因為一般車輛7年需要驗車,遂以此作為參考點或起步點。而容許網約車在7年後可續牌5年,是因為聽到有意見指,如將車齡定得「太死」,部份車主或車輛未必能進入網約車市場,影響供應。政府為維持整體網約車在道路上的數量,於是將車輛上限定為最多12年。
陳美寶表示,自今年7月提出草案後,政府聆聽不同持分者,包括的士業界、司機,有意經營平台者及市民的意見,雖然利益不一,但達成希望政府盡快規管網約車的共識,令網約車合法合規,照顧到市民出行所需。
就的士業界表示,的士車隊的車齡為3年,與網約車限制不一,或會引致司機轉投網約車平台。陳美寶指,目前有1.8萬部的士,當局對他們沒有就車齡設限,當中有3成以上的士車齡已達10年或以上,而的士車隊要創新改革,品牌要令人耳目一新,因此車齡上限為10年,認為的士與網約車定位有所不同,相信能共存互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