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德几
(作者為正向教育證券投資分析課程首席資深導師、證券商協會會董、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

信和置業(0083)以物業發展、租賃及酒店業務為核心,早前公布截至2025年6月底全年業績,儘管面對樓市波動及租金收入回落挑戰,集團基礎溢利維持穩定,達51.18億元,較去年僅輕微下滑0.99%,反映集團核心業務韌性。

計入投資物業重估虧損後,純利為40.19億元,按年減少8.7%,派發末期股息每股43港仙,加上中期股息15港仙,全年派息總額58港仙,歷史收益率高達6%,並提供以股代息選擇。

業績亮點在於物業銷售業務強勁增長。該財政年度,集團應佔物業銷售總收入達108.13億元,按年上升21.7%,主要來自多個住宅項目銷售,包括元朗「柏瓏I」及「柏瓏II」、將軍澳「凱柏峰」、黃竹坑「海盈山」,以及過往項目餘貨如何文田「St. George’s Mansions」、西南九龍維港滙等。這些項目售出率高企,例如St. George’s Mansions售出74.9%、「維港滙」95.8%、「Silversands」 91.9%。集團土地儲備充裕,應佔樓面面積約1,890萬平方呎,均衡分佈於商業(48.8%)、住宅(26.2%)等類別,足以支持未來數年發展。財政年度後,集團新增屯門住宅地皮,應佔樓面面積28.2萬平方呎,進一步鞏固儲備。

租賃業務則面對零售及寫字樓市場挑戰,總租金收入34.86億元,按年下降1.8%,淨租金收入27.82億元,降4.4%。整體出租率89.6%,較去年降1.2個百分點,其中寫字樓出租率83.9%(降2.6個百分點),受供應過剩及需求放緩影響。住宅出租率則升至90.7%,抵銷部分負面影響。集團積極應對,透過與租戶合作推出獎勵計劃及「S+ REWARDS」會員活動,旗下商場客流量按年增長。酒店業務收入15.06億元,微降1.4%,經營溢利4.75億元(去年4.87億元)。訪港旅客增至4700萬人次,受益啟德體育園大型活動,惟內地旅客消費模式轉向體驗式,壓抑酒店房價,新加坡酒店入住率雖高,但競爭加劇帶來壓力。集團旗下酒店包括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港麗酒店等,夏季及節慶需求強勁。

財務狀況穩健是信和置業的核心優勢。集團淨現金達494.61億元,資產總值1,836.13億元,股東權益1,693.97億元,每股賬面淨值18.51元,無淨債務,借貸全為浮息並於一年內到期,外匯風險低,財政狀況為本港房地產中最理想之一。

內地業務土地儲備350萬平方呎,主要為發展中項目如漳州「信和•御龍天下」及成都「信和•御龍山」。

集團與資本策略地產(0497)及港鐵(0066)合作的油塘新盤命名「柏景峰」,提供748伙,主要一至兩房單位,已獲預售樓花同意書,項目將於施政報告後推售。

領導層變動增添穩定性,黃志祥於8月31日退任主席,其長子黃永光接捧。黃永光在員工通訊強調,集團將秉持誠信、卓越品質及可持續發展核心價值,維持睿智管理及穩健財務。集團可持續發展表現獲肯定,連續第二年入選《時代》雜誌全球最可持續企業,MSCI ESG評級「AA」,GRESB五星級別。推出供應商氣候夥伴計劃及生態保育項目,如「珍『識』水口」計劃,清除逾600公斤廢棄物。

展望未來,香港樓市受多項利好支持,美國九月份有極大機會減息25點子,近期HIBOR雖然有所波動,但整體趨勢仍有望進一步回落,人才計劃吸引逾22萬人抵港、大型盛事提振旅遊、港股持續做好,加上首次嗰個發售市場回暖,政府暫停售商業地,以為及鼓勵改裝酒店為學生宿舍,有助消化寫字樓供應過剩。惟地緣政治緊張及消費模式轉變帶來風險,零售及酒店需適應。中國內地業務穩定,但整體貢獻有限。估值方面,市賬率約0.52倍,屬於偏低水平。

技術上,4月9日跌至7.31元止跌回升,形成上升軌,8月14日升至9.75元遇阻回落,目前企穩各主要平均線之上,STC%K線續走高於%D線,MACD熊差距收窄,可考慮9.45元以下吸納(編按:昨日收市價約9.58元),中線上望10.6元,不跌穿9.1元續持有。

(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題為編者所擬。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