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9月3日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上,大批無人與無人智能裝備首次集中亮相。三個陸上、海上、空中無人作戰方隊組成的無人作戰群全方位展示中國新域新質作戰力量,展示了人民軍隊瞄準未來戰場,無人化作戰偵打一體、攻守兼備的戰鬥布局。
伴隨着《無人制勝進行曲》,無人作戰群乘着鐵甲洪流,威武雄壯駛過長安街。這些首次亮相的高精尖裝備讓現場觀眾直呼「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無人戰車跨越險阻無往不至
首先亮相的陸上無人作戰方隊,展示了偵打突擊無人車、無人戰車、掃雷排爆無人車、班組支援無人車與多旋翼無人機等多型無人裝備。偵打突擊無人車是一款可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新型無人裝備,是現代無人裝備融入現有作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掃雷排爆無人車遂行掃雷排爆、通路開闢等任務,能夠融入現有作戰體系;班組支援無人車與步兵共同構成班組作戰單元,遂行彈藥給養、物資器材伴隨保障等任務,必要時執行傷員輸送等任務。



無人艇海上作戰「奇兵利器」
自主巡弋,出擊深藍。海上無人作戰方隊受閱的新型無人潛航器、無人艇、無人布雷系統,具備隱蔽布放封鎖、自主探測識別、集群組網攻擊等作戰能力,是海上作戰的「奇兵利器」。海上無人作戰方隊受閱人員介紹,新型無人艇能夠彌補反水雷艦艇的短板,其可自主對水下可疑目標進行探測識別,精準判斷水雷目標,從而高效消滅各種類型的水雷,使反水雷變得高效和安全。無人布雷系統具備自主布雷的能力,無人艇能夠自主執行反水雷作業掃除水雷威脅,兩型裝備一攻一防,實現攻防能力同步優化。


此間軍事專家張軍社對香港文匯報表示,這三型無人系統代表我軍海上無人裝備,有望革新海上作戰方式,是我軍新型戰鬥力的集中體現。這些海上無人裝備的列裝應用,將顯著提高我軍海上防禦作戰能力,豐富我軍維護國家主權,捍衛領土完整的手段。對於首次亮相的無人布雷系統,張軍社表示,這種海上無人裝備可以隱蔽潛行至敵方軍港碼頭、艦船必經的水道,或是可能會爆發高強度對抗的海區,進行布雷封鎖,限制敵方艦船的活動,切斷敵方海上通道。

無人機創新未來空戰樣式
人工智能,空天爭鋒。無人作戰群最後一個出場的是空中無人作戰方隊,受閱的5型7種裝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空中無人裝備,具備陸基、艦基作戰能力,主要執行戰場偵察、監視、打擊等多樣化作戰任務。方隊新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無人僚機、艦載無人直升機等裝備,可隱蔽出擊、廣域覆蓋、自主協同,創新未來空戰樣式。據方隊受閱人員介紹,此次受閱的艦載無人直升機是旋翼家族的後起之秀,它的列裝為戰艦又添上了一雙探天摸海的「眼睛」。這款艦載無人直升機,是伴隨水面艦艇勇闖遠海大洋的空中利器,對提升人民海軍遠海偵察探測等作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反無「鐵三角」軟殺傷硬摧毀
此外,在閱兵式上亮相的還有反無人機方隊,這個方隊受閱的反無彈炮系統、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成體系建設,可攔截無人機、巡飛彈等目標,既能軟殺傷,又能硬摧毀,是反制無人機的強大「鐵三角」。張軍社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這三種類型反無作戰裝備亮相表明中國在這方面已經成體系建設,有利於提高我軍未來在反無人機作戰方面的能力和效果。



艦載激光武器LY-1 打造海戰新規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宋偉)今次九三閱兵,反無人機方隊攜反無彈炮系統、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接受檢閱。成體系建設的反無「鐵三角」,可攔截無人機、巡飛彈等目標,既能軟殺傷,又能硬摧毀。其中,首度公開亮相的LY-1尤為引人矚目。這是一款具有精準毀傷、持續打擊突出優勢的艦載激光武器,堪稱打造海戰攻防新規則的「光之利刃」。

一方面,激光武器能有效攔截來襲的反艦導彈和各類無人機,對於防禦「飽和攻擊」和「蜂群戰術」具有重要意義。除了直接摧毀目標的「硬殺傷」外,以LY-1為代表的激光武器還能通過高能激光束毀傷或干擾敵方武器裝備的光電傳感器、光學導引頭等精密元件,從而達到「軟殺傷」的效果,破壞敵方的偵察和攻擊行動。
另一方面,激光武器可以與現有的遠程、中程防空導彈以及近防炮系統共同構成多層次、遠近銜接的艦載防空體系,通過填補火力空白,共同構築保護艦艇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事實上,解放軍發展艦載激光武器早已有跡可循。2024年8月,海軍一艘071型船塢登陸艦便被拍攝到裝載一款體型小巧的激光武器。激光器被安裝在主艦炮後方,不使用時可隱藏在圓頂艙蓋下。當時有外媒分析,該款激光器可能達到150千瓦級別,功率遠超美軍「普雷貝爾」驅逐艦測試的60千瓦級定向能武器。
從今次閱兵現場畫面看,LY-1激光武器系統需要足夠空間來放置能量單元和配套系統。因此,排水量超2萬噸的071型船塢登陸艦等大型艦艇,可以為激光武器提供良好的搭載環境。針對日益增長的無人機、無人艇集群等非對稱威脅,激光武器可以「光速打擊」和「低成本攔截」的特性,促使未來海戰攻防思維和戰術發生轉變。

相關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