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平(最後排右一)在記者區域,親眼見證日本代表重光葵簽字投降。

(香港文匯網記者 王莉)80年前,年僅30歲的《大公報》記者朱啟平在「密蘇里」號戰艦上,親眼見證日本代表簽字投降,並寫下中國新聞史上的知名長篇通訊《落日》。該稿件在《大公報》刊出後產生強烈反響,成為抗日名篇。正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本網記者在專訪朱啟平之子朱開宇時獲悉,位於美國夏威夷珍珠港的密蘇里號戰列艦紀念館已收藏《落日》英譯本並進行展出。

朱開宇告訴記者,2004年,二哥朱安宇前往密蘇里號戰列艦紀念館尋訪父親足跡,並留下了《落日》的英文簡介和父親的照片。沒幾天後,他們就收到了密蘇里號戰列艦紀念館館長麥克·威頓巴的來信。館長在信中寫到:「極為重視這位中國記者對二戰的貢獻,這一篇對投降儀式生動細緻入微的描寫極具歷史意義而應為永久保留。」

1945年9月2日,朱啟平(前排右五)在「密蘇里」號戰艦上見證日本投降。受訪者供圖

館長還隨信寄來了一張照片,並在信中告知:「我們又一次全面搜索查看了本館投降日的照片總匯,那些照片多聚焦於出席儀式的高級政要,而記者席面孔多數模糊不清,唯有一張清晰面孔引起我們的注意,那是一名站立着的年輕記者,手執記錄本含笑目視艦隊總司令尼米茲抵艦闊步前往主甲板……」朱開宇說,那時候已經80歲高齡的母親,看到麥克館長寄來的照片熱淚盈眶。

「信中,館長也希望我們能夠提供《落日》的英譯本供他們收藏。他說,現在紀念館接待中國遊客量日益增多,講解人員應該向他們介紹我父親這一篇文章的故事。」隨即,朱安宇、朱開宇兄弟找到了英語專業人士,將《落日》進行全文英譯,並送給了密蘇里號戰列艦紀念館。「英文題目是 《Sun Capitulates》,與《大公報》當日頭條『日本投降矣』意甚合。」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