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8月31日-9月2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集成電路與低空經濟賽道複賽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90個「硬核科技」項目同台競技,最終評選出30個項目晉級在佛山舉行的總決賽。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以「灣創未來,粵聚英才」為主題,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國家級創業賽事。大賽共設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集成電路與低空經濟、醫藥健康與生物製造、食品科技與現代農業、現代服務與文化創意等五大核心賽道。其中,集成電路與低空經濟賽道的初賽已於8月16日在深圳舉辦,參與初賽的項目數量達884個。

「我們項目的核心優勢在於技術的稀缺性。自2008年起,我們的團隊便專注於堆疊芯片EDA技術的研究,是國內最早一批投身該領域開發的團隊。」珠海硅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毅表示。談及參賽初衷,他指出,公司正積極布局出海戰略,而深圳所具備的對接港澳的地緣與政策優勢,對其全球化業務拓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本次晉級複賽的90個項目呈現鮮明的灣區特色和「硬核科技」特徵。其中,港澳項目達22個,佔比24.4%;集成電路領域52個項目聚焦芯片設計、半導體材料等關鍵環節,低空經濟38個項目涵蓋低空飛行、商業航天等新興業態。
「半導體和低空經濟賽道,是我們機構比較關注的重點的兩個領域和方向。」招商致遠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代表張五一在採訪時透露。她還表示,本次參賽項目的整體質量較高,湧現了一批行業內具有知名度和潛力的優質項目,值得投資機構進一步對接和跟進。
據悉,為全方位服務參賽項目,大賽打造了「政策+資本+場地」多維創業矩陣,構建「展示—對接—落地」的全鏈條服務體系。「複賽期間,每天都有30多位投資人來到現場觀摩項目。遇到合適的項目,我們會直接邀請至洽談區,開展投融資對接。同時,還將舉辦三場供需對接會,專門面向未晉級但表現優秀的項目,幫助他們爭取融資機會,支持其持續成長與發展。」主辦方負責人介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