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平理

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昨日圓滿閉幕,緊接着明日就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閱兵,接連兩場主場外交活動迎來多國元首密集訪華。對此,美國政客及媒體坐不住了,紛紛指責特朗普執政不力,盟友逐漸向中國「倒戈」。不得不說,此番論調未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國際關係從來不應是非黑即白的「站隊」遊戲,美國長期拉攏盟友也好、搞陣營對抗也罷,終究是利來則聚、利去則散,難言長久;而追求和平發展道路的穩定性和確定性,始終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期盼。正道自會貫通,正義終將歸位,各國心中都有數。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採取大規模貿易攻勢,許多國家將美國視為最大的破壞者和一個不能指望的國家,而中國在全球舞台上看來更像負責任參與者。《紐約時報》也指,因為與美國的關係惡化,部分美國盟友近來明顯靠向中國;特朗普亦因此決定取消參加「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的計劃。特朗普「一言不合就退群」的戲碼,再次上演。

實際上,無論其他國家選擇「靠攏」或是「疏遠」,中國都堅定貫徹自身「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一直以來,中國始終言行合一,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複雜變幻,中國都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核心原則,致力構建健康的新型國際關係,堅持對話而不對抗、包容而不排他、融合而不脫鈎的正確道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中國外交從不搞強加於人的那一套,只以真誠合作贏得各方信任;更不謀求霸權,而是以責任擔當塑造大國影響力。因此,在這個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已成為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和共同追求的時代,各國把握時代機遇、順應歷史規律是自然而然的戰略選擇;與中國「結伴而行」,是一場「雙向奔赴」。

中國外交的另一大特色,是始終堅守「結伴不結盟」的戰略自主性,致力於通過互利共贏促進共同發展,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繫,擴大優勢互補和互惠合作,從根本上消除傳統盟友關係中常見的依附性風險。反觀美國長期奉行「拉幫結派」的霸權邏輯,在國際關係中製造「陣營對抗」的分裂態勢。然而其「美國優先」的孤立主義本質,導致所謂「盟友體系」一旦碰到利益轉向時,就會分崩離析,盟友便會成為犧牲品。

美國反覆無常的霸凌行徑,已將許多國家推向不同程度的政治危機。許多國家雖「敢怒不敢言」,但國際社會早已看清,依附美國霸權如同與虎謀皮;而堅持平等互利的中國方案,才能築牢國家可持續發展的磐石基座。

無論是上合天津峰會還是「九三閱兵」,都是中國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實踐;是堅持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堅決維護戰後國際秩序、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的鄭重宣示。兩場盛大外交活動讓國際社會共同見證,全球最大發展中國家如何以實際行動履行對世界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的莊嚴承諾。

中國始終秉持「海納百川」的包容精神,主動敞開大門歡迎所有熱愛和平、追求發展的國家深度參與、分享紅利,展現大國擔當的穩定性、確定性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