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詩銀
鶯啼序·敬禮「九·三」
江河百淘淚眼,卻哀悲難滌。幾千載、圖畫樓台,掩映翠楝青稷。寇火卷、磚殘瓦碎,蒿灰柏燼飛沙礫。救危亡,犁斧簍耙,棗兵棉檄。
疊骨青山,鍛肱焠脊,鑄銅牆鐵壁。穿林海、草雪枝凌,淒然埋玉無跡。溯淞江、橫瀾煮海,哭壯士、拋囊吞鏑。望金陵,紫石斜暉,腥襟都濕。
血洇家國,復死還生,依舊呼殺敵。征甲薄、太行風冷,滴凍敷霜,履破塵深,燧燃峰立。洞庭湖畔,鄉柴城火,轟轟烈烈拋魂魄,競從容、莫問歸消息。英雄已矣,笑臥渚嶺蒲松,默對洲岑荊棘。
長安十里,銅滾金流,響裂空霹靂。戰陣過、恨眸如射,瀝汗懸珠,鋼刃迎風,抵掌垂泣。翩翩燕戟,飛飛鴻箭,鷹旋雕起猛虎舉,誓同心、宏夢齊來織。扶搖萬里拏雲,潮湧波花,碧穹紅日。
水調歌頭·全面抗戰紀念日之夜北京雷雨大作有記
壯士幾多恨,忽作炸雷鳴。幾多悲淚,何為天水一瓢傾。是否離情未着,是否斷腸依舊,是否夢難成。拂淨汗青字,再讀復心驚。
碎山河,分骨肉,血刀橫。男兒荷耙肩斧,直向寇邊行。踏雪太行山上,仗楫洞庭水畔,一笑杜鵑聽。最苦當時語,無死亦無生。
摸魚兒·「七七」有作
望清穹、攢星無語,依然鏡影霜月。阪泉九旋炎黃水,猶照幾多青血。秋未竭,春又洗、胡鞍羌笛松針雪。腥生袍裂。涮汗血胭脂,燕然醉筆,三尺匈奴鐵。
雲帆寄,七渡空囊何物,空遺水野天闊。庭虛門戶洋生賊,賊火迭環相接。家忽沒,國忽破、齒餐倭寇真英烈。寸心休說。盡付與河山,千年一脈,一掬淚花熱。
菩薩蠻慢·盧溝橋
靜風湔霓,正晴雲漸曉,紫蘆漸雪。鏡水碧、還有輕寒,是千點倦星,半輪明月。炬眼雙雙,薊門望、帝家城闕。醉行行雁去,幅幅畫來,脈脈相說。
當年吼聲未歇。泣軒轅鼎碎,華夏天裂。道不盡男兒,肝膽柔腸,對盜寇殘兇,奮舉冰鐵。寸草春暉,剪幾段、煌煌青碣。拍欄杆、君應記取,那腔熱血。
望遠行·忻口
黃花唱壁,沉雲過、洗略當年奇勢。彈痕重拂,歲月堪憑,試問舊來誰識。漫嶺閒風,偏羨創殘盤錯,猶着那時秋氣。更依稀、青發丹心未死。
如是。環壘列雕陣虎,踏血號、舞戈揚幟。矢雨潑來,電光掠去,遑數鬼倭遺幾。應記英雄魂魄,男兒肝膽,不負軒轅青史。折一枝豐蕾,霜空遙祭。
傾杯樂·平型關
間綠皴紅,雜黃流紫,雲穹倚就三尺。堞樓斷續,煙雨遠近,裱晚秋清逸。那年勝事倩誰說,勒哪方危壁。牽襟讀罷,崩浩嘆、驚得天風吹濕。
憶來陣頭喧熱,彈飛刀橫,鳴鏑呼潮汐。看壯士迎鋒,鐵心青血,付來生家國。樹影迷離,癬苔斑駁,認取炎黃戟。一深揖。關內外、無邊晴碧。
雨中花慢·瞻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展館
慣倚陰山彈劍,一把寒光,半輪霜月。醉流華浮白,亂星螢滅。曉宇清風勤掃,還我遠天空闊。正疊沙摧帳,串鈴催馬,短笛吹裂。
關樓濺雨,舊寨鑲春,曾記那時輕別。空辜負、奇兵新點,斷章重接。續寫無邊陳跡,徒添不盡情熱。剩征襟濕雨,戰旌垂冷,夢心飄雪。
春草碧·燕子磯五萬死難同胞碑青枝祭
斷空悲水來,洗憤漪蝕痕,腥雪銷跡。啁啾咽,銜夢擊津鼓,願生苔石。憑高叩宇,淚濕處、休吹篳篥。驚痛待說,風穿耳、棹舸送沉笛。
秋棘。此情能寄否,有綠凝舊恨,恨結新實。憐南浦,亂樹掩城碧,半川黃荻。青碑拂塵,字重讀、行行奪泣。莫拭血花,橫江劍,照寒日。
映山紅慢·渤海魂
墨壁澄輝,嘆字字、錐心激節。便憶剪浮花,念翻舊影,沉吟悲頁。千行認取真英烈,一塵摩罷剛腸熱。無語是家國,難酬夢裏殘缺。
刀與菊、悲伴降幡,分與和、還操秦鉞。天與地、素風搵淚,膽勒魂鐫青碣。戈雲已立潮生海,雨花新濕桃邊靨。偉哉人物,也無愧、乾坤日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