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西城
許多年前,已聽說莫一點的畫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經濟價值了,這真是個天大喜訊,說明人本身有天賦,加上後天鍥而不捨的努力,十年寒窗,終有出頭天。認識莫一點超過50年,20歲出頭,便從師國畫大家丁衍鏞。初時,畫壇上只是個小卒子,並無名氣,埋頭苦幹,打下扎實基本功,身懷鴻鵠之志,只待機會。除了畫,莫一點對文學也很有興趣,上世紀七十年代中,他加入了黃俊東(克亮)主編的《波文》月刊,由於是習畫的,編輯部的美術工作就全交由他負責,他勝任愉快,每期封面都整整齊齊,讀者愛不釋手。
那時候,莫一點在域多利戲院繪畫電影海報,工作很忙,就利用下班時間為月刊設計封面。他鍾情豐子愷樸實素雅的筆觸,《波文》創刊號就用上豐子愷的畫,那張畫其實很單調,作為封面,不一定能博取讀者的眼球,莫一點匠心獨運地添磚加瓦後,變得清淡可人,創刊號因而有了秀氣,為高級讀者所喜愛。出版後,行家們對這個封面都有了正面的反應,居然有點銷路,咱「波文四子」(黃俊東、區惠本、莫一點、沈西城)興奮異常,躊躇滿志。莫一點率性恭謹,尊師重道,有一回帶我去尖沙咀金巴利道丁公的畫室拜訪,記下筆記後,要求丁公為我作畫,丁公笑容可掬地問︰「沈先生,你喜歡什麼?我畫給你好了!」丁公平素數多畫花、鳥、蟲、魚,我腦筋一轉探道︰「丁公,可以畫山水嗎?」二話不說,提起筆畫,刷刷刷,不旋踵,即成山水一幅,確為珍品,交由女友保管,不知所終,想來遺憾。後來,莫一點離開了戲院工作,入職一家玩具公司,負責玩具盒的設計,遂有更多時間作畫。
閒餘,暢遊內地名山大川,踏破華南、華中、華東、西藏,沿途所見風景,一一素描下來,回港成畫展覽。復遍訪關良、程十髮、王胄等名家,不恥下問,討教求道,畫技大進。初期的畫,不脫丁公氣味,多是寫意。後來力求突破,終開創了個人風格。送我兩幅荷花,墨跡濃淡有致,花影扶疏錯落,隱然仙氣瀰漫。洋人重其畫,畫展開至新加坡、澳洲、美加等地,鈔票賺了不少。惟此非莫一點所追求者,設館授徒、弘揚畫事,乃其所宗。久未見兄矣,牽掛得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