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 宋清輝
A股市場一掃早前低迷,主要指數放量大漲,成交額屢創新高。市場樂觀情緒瀰漫,不少觀點認為,隨着宏觀經濟復甦和各路資金入場,一輪長達數年的「慢牛、長牛」已逐步確立。但是,當我們避開市場的喧囂,審視其深層次的驅動力時,不難發現本輪上漲更像由流動性和情緒面推動的技術性反彈,而非由堅實基本面驅動的長期牛市。當前市場狂歡與健康經濟基本面,或仍存在顯著的錯位。
在筆者看來,一個真正由基本面驅動的牛市,其根基必然是實體經濟的全面復甦,以及投資者信心的提升。然而,從當前的宏觀經濟數據來看,這種基礎並不牢固。儘管上半年的中國GDP增速超出了預期,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消費物價指數(CPI)持續徘徊在低位,甚至出現階段性負增長。這表明,雖然生產端有所恢復,但需求端依然疲軟,通貨緊縮的壓力並未完全消除。
房地產行業仍處調整期
此外,作為中國經濟重要支柱的房地產行業依然處於調整期,其對上下游產業鏈的拖累效應仍在持續。在這樣的背景下,任何脫離實體經濟基本面的股市大漲,都難以持續。
筆者也注意到,本輪市場的上漲呈現典型的「啞鈴形」形態,即資金集中流向低估值、高股息的大盤藍籌股和具有政策驅動、高成長預期的科技創新板塊。分析發現,這種現象並非牛市普漲的特徵,反而是結構性行情的典型表現。
毋庸置疑,當前市場的回暖離不開政策面的持續發力。從「活躍資本市場」的系列舉措,到對科技創新的大力支持,政策面為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催化劑。但是,政策的引導只能提供「助推力」,無法改變經濟的內在運行規律。簡而言之,一個健康的牛市,最終必須依靠企業盈利的真實增長來支撐。
此外,從估值層面來看,儘管部分傳統藍籌股的估值相對較低,但以科技創新為代表的熱門板塊,其估值已快速攀升至較高水平。這種估值上的不均衡,恰恰反映了資金的追逐熱點和投機傾向。與歷史上的全面性牛市相比,當前市場的估值並未形成整體性的「窪地」,這使得市場缺乏持續上漲的內生動力。一旦資金熱度退卻,高估值板塊的風險或將迅速暴露。因此,投資者在享受短期上漲的同時,更應警惕潛在的估值泡沫和回調風險。
總體而言,當前A股市場的上漲,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例如政策面的催化、流動性的推動及投資者情緒的改善等等。但由於宏觀經濟基礎的薄弱、資金流動的投機性及市場結構的嚴重分化,在一定程度上而言,這並非是一輪由基本面驅動的長期牛市。
審慎選股 方為制勝法寶
對投資者而言,當下更需要保持清醒和理性。與其沉浸在對牛市是否來臨的猜想中,不如回歸到基本面認真分析,並審慎選擇那些真正具有長期成長價值和核心競爭力的優質資產。一言以蔽之,短期市場的波動難以預測,而堅持價值投資的邏輯,才是穿越市場周期的制勝法寶。
作者為經濟學家宋清輝,著有《中國韌性》。本欄逢周一刊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