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復旦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表示,近年來,中國提出「上合+」構想,即以上合組織內部擴容為基礎,同時向南方國家及地區組織開放合作平台,不僅體現了組織模式上的創新,更展現了新時代中國倡導全球治理民主化、南南合作的現實擔當,為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了更多的確定性與穩定性,為全球安全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沈逸表示,上合組織從理念奠基到制度構建,從安全合作到經濟互惠,一步步累積向全球南方展開合作的能力與自信。在當前全球格局動盪、強權施壓與地區衝突頻發的大背景下,「上合+」不僅彰顯了制度延展與擴員實踐,並且對當今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議題給出了有效的回應:上合組織為全球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有效的對話平台;通過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以上合組織的「上海精神」指引國際合作,以制度化的路徑有效的回應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對全球安全和發展實踐的衝擊與挑戰;務實推進全球南方國家的廣義安全合作,讓上合組織成為全球南方國家共享能力資源以及治理經驗的有效平台。

沈逸相信,即將於2025年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召開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將是「上合+」理念廣泛落地演變的又一個重要契機。中方將主持並主導制定包括《天津宣言》在內的重要文件,圍繞「可持續發展」「深化合作」「融入南方」為核心內容,預計將推動基金機制、金融工具、發展合作走向落地。

沈逸認為,「上合+」不是一個簡單的擴員計劃,而是一種植根於上海精神、面向全球南方的全面合作戰略框架,是上合組織為動盪的國際秩序注入的戰略穩定性的典型體現,體現了中國反覆強調的基本理念,即以協作抗衡衝突,以「上合+」展現中國推動國際多邊治理創新的責任與擔當。

●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