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偵察兵進行跨晝夜連貫作業考核。
●陸軍第73集團軍某旅聯合陸航部隊開展機降協同訓練。
●今年4月,解放軍東部戰區位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遠箱火炮彈如離弦之箭呼嘯着撲向預定打擊目標。
●陸軍核心防空裝備紅旗-17防空導彈發射。
全能神鵰直-20
野戰防空「撒手鐧」紅旗-17A
陸戰王牌99A主戰坦克
第三代猛士防護型裝甲車
越海殺器PHL-191型遠程火箭炮
●「跨越-2015·朱日和」系列實兵對抗演習。
●「火力-2016·青銅峽D」演習開打。
●「國際軍事比賽—2018」中,中國參賽選手進行重型機械化橋架設。
●2017年7月30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在位於內蒙古的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
●陸軍第81集團軍某旅開展實彈射擊考核,檢驗部隊遂行任務能力。
●西藏軍區某旅在雪域高原進行多炮種、全要素實彈射擊考核。
●陸軍某部開展的一場實彈演練中。
●機器狗與官兵在模擬作戰中。

中國陸軍兵力規模和裝備實力位居世界先列,被軍迷稱為「地表最強陸軍」。自2015年九三大閱兵以來,多款先進陸軍主戰裝備集中展示。近年來,陸軍裝備持續向更高性能、更強戰鬥力邁進。在科技賦能下,多款主戰裝備信息化能力不斷改進提升、無人裝備取得重大突破並已開始參加實戰演練。軍事專家宋忠平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十年來,陸軍裝備實現了從展示實力到持續創新升級的跨越。未來,隨着科技不斷進步,陸軍裝備將繼續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無人化方向發展,為中國百萬陸軍在現代戰爭中保持強大戰鬥力提供堅實支撐,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鑄就更加堅固的鋼鐵長城。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靜

坦克是現代陸上作戰主要武器,也是歷次閱兵重要武器裝備。作為中國最先進且完全信息化主戰坦克,99A坦克實現了火力、機動力、防護力和信息力有效融合,是當之無愧的「陸戰之王」。

信息化戰力加強 全方位防空反導

軍事專家宋忠平表示,99A坦克已經十分先進,這些年仍在對其進行技術改進與優化,令其信息化作戰能力邁上新台階,不斷強化與其他作戰單元之間的信息共享與協同作戰水平,使其更好地融入現代化戰爭的作戰體系。此外,99A坦克裝甲防護能力也在有效提升,不僅可通過安裝附加裝甲更好抵禦來襲彈藥,還有一些主動的干擾設備,可針對對方作戰平台進行有效干擾。

宋忠平對記者表示,即將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以新型四代裝備為主體,包括新型坦克等。這些武器裝備完全按照作戰模塊進行編組,集中展示中國軍隊體系作戰能力。尤其是新型主戰坦克充分消化吸收了俄烏衝突經驗教訓,既具備更強的全域機動能力,更具備全方位防空反導能力,特別是針對無人機的襲擾。

今年4月,解放軍東部戰區位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演練中,遠箱火炮彈如離弦之箭呼嘯着撲向預定打擊目標,引發關注。在解放軍已列裝多型裝備中,遠程箱式火箭炮是遠程火力打擊骨幹力量。作為火箭炮武器發明國,面對新域新質新裝轉型,中國遠火力量在近年來不斷迭代升級。PHL-191型遠程火箭炮是陸軍當前最先進遠程打擊火力之一,在整體性能上具備跨代優勢,其高精度、遠射程和快速部署能力,成為全球最先進的遠程火箭炮之一。

立體作戰上新階 智能裝備露頭角

在未來戰爭中,陸軍空中突擊旅將發揮搶佔先機的重要作用。2017年朱日和的沙場閱兵中,10架武裝直升機率先升空。空中突擊旅的組建標誌着解放軍的立體作戰能力已經發展到了新的階段。日前,央視獨家披露了外軍艦載直升機抵近中國領空挑釁,陸軍航空兵出動直升機升空應對,最終驅離外機的真實影像,彰顯了中國陸軍航空兵部隊實戰化戰鬥力。

武裝直升機作為對地支援及爭奪低空制空權利器,則為人民陸軍插上鋼鐵雙翼。近年來,中國陸軍低空打擊、防禦能力都有了質的提升,一大批新技術裝備更新換代,直-10改進型號直-10ME已經公開亮相,可以全天候、全疆域飛行的直-20代表着中國直升機目前最高水平。

此外,陸軍單兵裝備也在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快速發展。國產新型191步槍全面列裝,新型軍用頭盔、夜視多功能眼鏡、單兵電腦等多種裝備,能適應不同地域、不同環境,滿足單兵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需要。最新型戰術背心、電磁槍等高科技裝備也開始嶄露頭角。

全能神鵰直-20

中國第一款10噸級戰術通用直升機,解決了陸航部隊長期以來缺乏高原飛行能力的問題

野戰防空「撒手鐧」紅旗-17A

特點: 採用最新電掃雷達,能攔截幾乎任何種類的精確制導武器,這在精確制導武器「橫行」的現代戰場至關重要

陸戰王牌99A主戰坦克

特點: 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主戰坦克,能精準擊中目標

第三代猛士防護型裝甲車

特點: 提供針對中小口徑槍彈、爆炸碎片、地雷等防護能力,在中國廣闊的邊疆地區有關鍵性的實用價值

越海殺器PHL-191型遠程火箭炮

特點: 射程遠、精度高、威力大、機動性強和反應能力快,各項性能指標超過美軍「海馬斯」火箭炮,射程可以輕鬆達到300公里-400公里

陸軍這十年

2015年

●「陸戰之王」99A主戰坦克、04A式履帶步兵戰車、05A式兩棲突擊車等新裝備亮相閱兵式

●共達29場「跨越-2015·朱日和」等跨區基地化實兵對抗演習成當年解放軍演習最大亮點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啟動,推動陸軍由區域防衛型向全域機動型轉變

●陸軍領導機構及相關戰區陸軍機關正式成立。這是陸軍自建立以來首次有了專門的領導機構,標誌着陸軍建設發展進入新階段

2016年

●「火力-2016·青銅峽」陸軍跨區基地化訓練演習和「火力-2016·山丹」系列防空兵跨區基地化演習分別舉行,來自各戰區陸軍的各1支炮兵、防空兵部隊依次與「藍軍」部隊展開高強度實兵對抗

2017年

●陸軍集團軍進行全面調整重組,原有18個集團軍整合為13個全新的集團軍,並啟用新番號。是對陸軍機動作戰部隊的整體性重塑,是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邁出的關鍵一步,對於推動解放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朱日和沙場大閱兵,3種由中國自主研發製造自行火炮:122毫米榴彈炮、155毫米加榴炮和300毫米遠程火箭炮亮相

2018年

●陸軍持續組織多項跨區實兵對抗演習,並承辦國際軍事比賽多項賽事,與外軍同台競技,促進訓練水平提升

2019年

●多種新型信息化主戰裝備如15式輕型坦克、PCL-181車載榴彈炮在國慶閱兵中亮相,並陸續列裝部隊,標誌着陸軍遠程機動、立體攻防能力進一步提升

●紅旗-17A防空導彈公開亮相,被稱為野戰防空「撒手鐧」

2020年

●聚焦邊境防衛管控,高原邊防力量建設和裝備配備得到加強,多支新型合成旅、空中突擊旅建設取得進展,全域作戰能力進一步夯實

●第三代猛士防護型裝甲車入列,在中國廣闊的邊疆地區有關鍵性的實用價值

2021年

●由中國自主研發的直-20戰術通用直升機正式走進陸軍訓練場,陸軍航空兵進一步提升空中機動作戰能力

2022年

●參加一系列位台島周邊聯合軍事行動,依令對特定區域進行軍種打擊。強化與其他軍兵種協同,演練複雜電磁環境下的作戰能力

2023年

●聚焦戰場體系融合與智能化作戰探索,加強無人作戰力量建設和運用

2024年

●陸軍部隊參與「聯合利劍」等大型聯合演習,圍繞特定戰略方向進行高強度、針對性的實戰化演練

2025年

●陸軍無人化作戰模式首次披露無人機「蜂群」、機器「狼群」協同作戰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