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錦球 全國政協常委 香港友好協進會主席 香港義工聯盟主席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國家將於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九三大閱兵」,香港亦將舉辦系列主題活動。在這歷史節點,講好抗戰故事,把偉大抗戰精神一代代傳下去,有助於香港增強民族復興的使命感、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有助於香港、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內涵。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一是銘記歷史、以史為鑒,香港與祖國始終血脈相連、不可分割、患難與共、並肩作戰;二是領悟國家強大、民族團結才能抵禦外侮的道理,全面認識國家實力成就,眾志成城、不懈奮鬥;三是珍愛和平、薪火相傳,增強投入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與使命。
首個「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正式落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的「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型巡迴展覽」正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9月3日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紀念日,特區政府將舉行莊嚴紀念儀式,同時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將舉辦抗戰專題展覽,教育局亦將舉辦多樣抗戰歷史教育活動等。香港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內涵,正迎來極好機遇。
了解抗戰歷史增強國家認同
用好抗戰勝利80周年這個歷史節點,讓社會各界尤其是青少年全面了解國家和香港的抗戰歷史,了解香港在抗戰歲月中與祖國內地並肩作戰、保家衛國的英勇事跡,體會先輩的犧牲和貢獻,感受香港與祖國血脈相連、不可分割的民族情感,將極大地增強港青的國家認同感、厚植家國情懷。
香港愛國愛港社團要積極主動地組織社團尤其是青少年,參觀抗戰紀念展覽、紀念設施,參加講座和相關活動,特區政府可在中小學開學期間,把抗戰愛國教育列為重要內容,組織全港中小學生全面、系統地了解國家與香港的抗戰歷史,進一步增強學子對國家的認同。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重點要通過傳承歷史榮耀,領悟制勝密碼,要鼓勵年輕一代秉承偉大抗戰精神展示的決心和勇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眾志成城拚發展,薪火相傳謀復興。因此,全面認識國家實力、全力培養港青對國家強大實力的自豪感,應是一系列抗戰紀念活動的重中之重。
「九三大閱兵」,是國家科技實力、軍事實力的重要展示,背後是國家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壯大的體現,是正義力量的展示,是和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各國共同發展的宣示。特區政府和愛國愛港社團要同心協力,做好收看「九三大閱兵」的安排,並可善用香港文匯報十年強軍系列報道及大閱兵的系列報道等,編寫詳盡閱兵指南,引導學子全面認識國家在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的推進情況,讓香港各界尤其青少年對國家科技實力、軍事實力能做到耳熟能詳、娓娓道來。
感受國家成就勇擔復興使命
香港當前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內涵,亦迫切需要及時更新愛國主義教育教材。
香港可將「九三大閱兵」的內容融入愛國主義教育教材,並以此為起點,將國家截至「十四五」規劃完成的重大建設成就,豐富進本港愛國主義教育教材之中。國務院新聞辦今年以來與國家各部委合作,舉辦了「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四五」時期國家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如科技成就、金融支持科技政策、航空航天、航運港口造船等,豐碩的成績單生動具體、催人奮進,有助港青把握國家發展方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國貢獻青春力量。
香港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內涵,還要增加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內容,包括國家秉持超越文明衝突、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發展觀、安全觀、合作觀、文明觀、全球治理觀「新五觀」,建設團結互信、和平安寧、繁榮發展、睦鄰友好、公平正義「五個共同家園」等內容,這既可為香港不負國家期望、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厚植根基,更可為港青勇擔責任使命、積極主動投身國家推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