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曉菁)運動盛事接二連三,谷高體育用品股表現。第十五屆全運會將於11月9日至21日在廣東、香港和澳門舉行,2026年世界盃也進入倒計時,「運動年」往往利好體育股整體走向。資深股評人郭思治表示,政策向好,體育賽事加持,中資體育股仍有上升空間,惟要視乎市場信心能否長期支持。
大行看好內地品牌盈利能力
特步(1368)、李寧(2331)已相繼發表業績,均超出市場預期。李寧績後急升近9%領漲藍籌,中信里昂將其評級為「持有」,特步也獲野村維持「買入」評級。雖然安踏(2020)下周才放榜,已獲中信里昂上調目標至116元,昨日其股價衝破紅底收報102.5元。大行相信,內地品牌的銷售額和盈利能力將超國際運動零售商。
A股財富效應刺激消費
市場有聲音指,運動盛事未必能帶動體育用品股長期盈利增長,但仍有諸多正面因素支持體育用品股向好。郭思治指,體育用品股技術較低,增長空間不錯。加上A股近期表現不錯,財富效應或能刺激更多消費,帶動體育品牌銷售。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也透露,「十四五」期間,體育產業成為經濟發展新亮點。推出冰雪經濟、戶外運動等政策,推動體育產業提質增效,體育產業總規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跟着賽事去旅行」、「蘇超」、「村超」火爆出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