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特遣任務的教導旅官兵合影。香港文匯報新聞調查部翻拍

1942年8月1日,東北抗聯教導旅在蘇聯維亞茨克小鎮成立,成員以原抗聯官兵為主,補充蘇方人員及當地徵召戰士,配給蘇軍制服、武器,訓練掌握爆破、攀岩、發報、泅渡、滑雪、空降等技能。教導旅成立後,迅速以小分隊形式潛回東北,通過炸毀橋樑、破壞通訊、襲擊據點等方式,對蝟集於黑龍江畔的數十萬關東軍展開破襲戰,持續消耗日軍有生力量。原抗聯第六軍第十二團政治部主任王鈞之子王可立說,1942年至1945年7月,教導旅游擊小分隊出擊1,600餘人次。

在今年5月9日莫斯科紅場慶祝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儀式上,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老戰士李興漢的女兒李景梅,在英雄後代的方陣中高舉先輩的照片,昂首挺胸走過紅場。李興漢是於1942年首批潛回東北的抗聯戰士。教導旅旅長李兆麟,給他的任務是設法恢復中共於東北的地下組織,重建抗聯活動基礎。

受命潛伏 成家做掩護

「我父親第一個任務,是要先找個媳婦成個家。」李景梅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不禁笑說,「我爸個頭小,而我媽高挑漂亮,又有文化,是被我爸『騙』到手的。」

吉林省農安縣城外不遠的鎮子上住着李興漢家一門遠親。李興漢謊稱在外讀書久遊思歸想回來成家。親戚給他介紹了全鎮公認眼光高的俊姑娘。看到求親書上的一手好字,姑娘的父親已滿意幾分,「但媽媽非要提前偷偷看一看。」李景梅笑說,「我爸知道消息後,擔心腿傷致跛被嫌棄,就在鎮長家吃酒的時候一直坐在炕上沒起身,偷偷扒窗戶的媽媽看到爸爸蠻精神就同意了!」

不過李興漢很清楚自己的任務,在時機成熟時便向家人說明了情況,並得到了岳父一家人的支持。於是日軍眼皮底下,抗聯的秘密電台便開始了運作。「什麼情報都有,主要是針對日軍在當地的布防情況,包括軍隊數量、武器裝備、工事規模等等。」李景梅說。

王可立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也說,「當時如何恢復抗聯與中央的聯繫是頭等要事。」1942年王鈞帶隊回國嘗試恢復與中共中央的聯繫,卻不料途中遭遇日軍。「隊伍夜行在烏蘇里江邊,遇上日軍的裝甲巡邏車。因為父親騎着馬,被日軍重點襲擊連中了三槍。好在日軍也怕是遇到伏擊沒有追趕。」王鈞帶隊邊打邊撤後被送去蘇聯療傷,但因腿骨斷裂終身跛行,「父親雖因傷致殘,但始終堅持要『打回東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