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老兵莉迪亞·伊萬諾夫娜·涅戈達(左)、海參崴老兵協會主席馬卡羅夫·弗拉基米爾·伊萬諾維奇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 香港文匯報記者于海江 攝

1945年7月下旬,按照遠東蘇軍司令部安排,抗聯教導旅偵察分隊數十支特遣隊,以地面和空降方式潛回中國東北。他們根據任務靈活切換身份,深入日軍營區、工事等要害設施。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周保中東北抗日游擊日記》中,抗聯教導旅旅長周保中回憶說,教導旅被蘇軍抽調的700多名骨幹,最終重返部隊迎接勝利的,僅有362人。

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對日宣戰,並於次日出兵東北。抗聯教導旅各部也積極響應,派出人員參加空降或擔任蘇軍嚮導,為蘇軍進攻提供有力支持。

海參崴老兵協會主席馬卡羅夫·弗拉基米爾·伊萬諾維奇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稱,憑借抗聯教導旅的情報,蘇軍最高統帥部在進攻前就掌握了日軍防禦工事的關鍵信息,包括日軍17個防禦體系,及日軍火力配置、飛機場、橋樑等細節的詳圖,並印製成「日軍在東北防禦體系」資料圖冊,下發連級以上軍官,為蘇軍迅速摧毀日軍防禦體系搶佔12個中心城市、58個戰略要地提供了關鍵支持。

99 歲高齡的老兵莉迪亞·伊萬諾夫娜·涅戈達,曾作為遠東一號前線航空團的成員,在對日反攻的尾聲時前往中國牡丹江參加抗日反攻。「你無法沿着道路直跑,那裏經常有機槍掃射。我們躲進上面蓋有稻草的低矮房屋中,但當我們抬起頭時,房子已經沒有屋頂了。」回憶起戰爭結束的那一刻她感慨萬千,「我一直在等待戰爭結束,我不想回憶戰爭,但是有必要談論戰爭。直到那時,我才意識到戰爭結束是多麼的高興,多麼的幸福,家人和朋友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