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守基 禁毒常務委員會禁毒教育及宣傳小組委員會主席
毒品對個人和家庭帶來錐心之痛,也帶來治安、公共衞生的威脅。禁毒常務委員會(下稱「禁常會」)和其轄下禁毒教育及宣傳小組委員會(下稱「小組委員會」)近年密切留意依托咪酯在年輕人中蔓延的情況,並全力支持特區政府將依托咪酯及其類似物列作毒品管制。小組委員會至今仍不時檢視及確保宣傳教育策略得宜,持續加強社會大眾及教育團體對於該新興毒品的認識。讀者不難發現,特區政府及禁常會在最近的宣傳中,已經全面使用依托咪酯取代「太空油毒品」名稱。原因為何?
正名毒品適切得宜
依托咪酯為「太空油毒品」的主要活性成分的化學學名。自毒販販賣「太空油毒品」之初,他們就已深知「太空油」三個字能讓人錯誤地聯想以為吸食了該物質就會「上太空」,感覺飄飄然,加上以電子煙吸食的方便,可蒙蔽大眾、忽略毒品對身體造成的損害,從而誘騙他們嘗試。「太空油」是毒販巧立名目的產物,刻意美化其毒性,讓人以為吸食後可以「升仙」。事實上,毒販亦在各地為這種毒品冠上其他吸引的名稱,例如「飄飄」、「上頭電子煙」、「K-pod」等,都是同一詭計。既然經科學化驗一段時間後,已證實「太空油毒品」一律含有依托咪酯,警方將這毒品稱之為依托咪酯,在宣傳上直接突顯其毒品本質,搗破毒販設下的騙局和陷阱。
「食咗變喪屍!死咗無人知!」眾所周知,濫用依托咪酯這類毒品會帶來非常嚴重的精神及生理傷害,除了上癮、失憶、呼吸暫停、皮膚潰爛、脫髮、性器官變形等,更可以致命。加上毒販將依托咪酯混入電子煙油出售時,亦很有可能混雜其他毒品、雜質及尼古丁等有害化學物質,對吸食者所帶來的不可逆轉的功能性損傷可想而知。
另外,依托咪酯作為麻醉劑,會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鎮靜、催眠作用,讓吸食者無法自主控制意識和行為。保安局禁毒處剛推出新一齣宣傳短片,展示吸毒人士吸食依托咪酯後會神志不清、失去行動能力,呈現肌肉痙攣、抽搐、運動不協調等「喪屍」才有的模樣,醜態盡露。在現今廣告訊息爆炸和一般人追求速食的網絡年代,該宣傳短片直接、清晰地向市民傳達該毒品的危險性,製作大膽創新,能令觀眾難忘。
「企硬,唔take嘢!」
為警惕公眾依托咪酯的可怕毒害,以及依托咪酯與其他毒品本質上沒有分別、也絕對不是單純吸煙,特區政府和禁常會採取了創新的預防教育及宣傳方法。禁毒處於8月3日在油塘「大本型」商場舉辦了宣傳活動「禁毒新『型』態」,當日筆者亦有出席為活動主禮。活動特意邀請了著名藝人郭富城擔任「榮譽禁毒專員」,而他亦即場向約50位獲委任為「青年校園禁毒大使」的年輕人,教導由他親自設計的禁毒新舞步。「青年校園禁毒大使」接下來會將打擊依托咪酯的訊息帶入校園,任重而道遠。
有郭富城的鼎力加盟,對禁毒工作開展大有助力;向青少年宣揚禁毒,可善用他們強大又正面的社會影響力,教育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吸毒絕對不是『型』,懂得拒絕毒品才是『有型』」。此外,近年香港體育氣氛熾熱,市民為香港運動員在國際體壇盛事取得佳績倍感驕傲,所以我們亦會趁着這股熱潮,邀請傑出香港運動員參與反依托咪酯的宣傳短片,彰顯禁毒宣傳溝通策略與時並進。同樣道理,夥拍數碼內容創作者、網絡紅人等製作抗毒資訊,在社交媒體平台等宣傳,也是打入年輕人市場、吸引用戶了解正確毒品知識的不二法門。
小組委員會建議特區政府採取的預防教育及宣傳策略,不論是針對依托咪酯之流的新興毒品,還是打擊其他類型的毒品(例如大麻、可卡因等),均是線上線下結合、同步進行。因此,除了在電子媒介宣傳,禁毒處在傳統實體渠道的宣傳上也以鋪天蓋地之勢開展。特區政府在大型戶外廣告位、公共交通網絡(例如港鐵站、巴士站、巴士車身及電車車身等)、政府大樓及場地、出入境管制站、全港路旁、各區民政諮詢中心、社區會堂及社區中心、公園、公共屋邨、新界鄉村、學校等地方展示大量禁毒廣告,讓市民在上下班途中及外出活動時,知悉濫用依托咪酯可帶來的嚴重後果。
遏制依托咪酯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各界都應一同守護下一代。筆者再次呼籲廣大市民、各位家長、各位教育工作者,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依托咪酯的毒性。同時亦想告誡年輕朋友,千萬不要受別人誘騙,要切實認清依托咪酯的毒品本質。記住:吸食依托咪酯一點也不「型」,向依托咪酯說「不」,才是真正的「有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