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國內對人工智能(AI)的監管持兩極態度,隨着AI監管辯論升溫及歐盟推出一系列監管措施,亞馬遜、Google、微軟及Meta等美國科技巨頭正透過游說團體,推動一項史無前例的提案,旨在未來10年內禁止美國各州對AI進行任何形式的監管。該提案的支持者稱其旨在保護創新,反對者則痛批這是科技寡頭的「權力掠奪」。

知情人士披露,這場游說攻勢的核心人物是前國會議員、游說團體Incompas行政總裁皮克靈。他所代表的貿易協會成員包括微軟、亞馬遜、Meta和Google等科技巨頭,以及許多小型數據、能源和基礎設施公司。

支持者指各州法規不一扼殺創新

據悉,Incompas在去年啟動AI競爭中心(AICC),專門游說立法者和監督機構。在今年初,亞馬遜雲端服務部門和Meta加入AICC子集團,力求在美國建立一個寬鬆的監管環境。皮克靈表示,這項提案是「在正確的時間,為美國的領導地位所提出的正確政策」。

10年禁令的支持者認為,各州法規不一會扼殺創新。共和黨參議員蒂利斯稱,「你不希望世界第一的創新大國在AI方面落後。若突然出現50個不同的監管或法律框架,任何理智的人都能理解,這將成為一個巨大的障礙。」參議員戴恩斯也承認,雖然他不喜歡限制各州能力的事情,但AI監管參差不齊會阻礙和拖慢美國發展步伐。

參院強烈反對 99比1票數剔除

該提案已成功在眾議院作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大而美」減稅法案的一部分而獲得通過,但卻在參議院招致強烈反對,以99比1的票數從法案中被剔除。批評者認為,這項提案將賦予科技公司過大權力,犧牲公眾利益與安全。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泰格馬克直言,「這是科技寡頭們試圖集中更多財富和權力的權力掠奪」。

AI安全活動家、AI公司Anthropic聯合創辦人阿莫迪亦警告,在硅谷爭相開發更強大AI模型的背景下,單純依賴企業的自我監管,可能帶來災難性的社會後果。

此外,共和黨內部亦因提案產生嚴重分歧。參議員霍利及布萊克本等人主張,應保留各州保護其公民與產業的權力。眾議員格林在社媒發文警告,「我們不知道AI在未來10年將具備何種能力,給它自由發展並束縛各州的手腳,將會帶來危險。」

外媒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將這一提案納入「大而美」法案,凸顯出其重視減少AI發展的監管,而各州又分別通過法律法規,保護消費者和勞動者免受AI帶來的衝擊。各方分歧顯露出美國在AI時代面臨的治理困境,如何在鼓勵技術創新、維持全球競爭力的同時,又能建立有效防護網,將是立法者現時面臨的重大考驗。